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落户平凉

 2019/01/09/ 07:5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杜发强

努力把平凉红牛打造为中国大动物育种第一品牌

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落户平凉

  每日甘肃网1月9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杜发强)1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项目的签约,是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合作共建,平凉红牛产业将迈上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为促进全市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市委书记郭承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代表市政府与秦玉昌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马莹,副所长张之宣;市领导李雪峰、王大睿、陈铎、宋全科出席签约仪式。市委副书记马琨主持签约仪式。

  郭承录说,平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养牛历史,千百年延续下来的养牛传统奠定我市发展牛产业的群众基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造就了独特的平凉红牛优质肉牛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初见成效,种、养、加、贸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是全国综合性畜牧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在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等方面具有非常先进的科研理念和实力,特别是在肉牛育种方面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此次落户平凉的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对于提升平凉红牛品质、加快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基地建成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牛育种界首席专家主持指导,开展新品种培育,把平凉红牛打造为中国大动物育种的第一品牌,将有效带动全市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技术市场的良性循环,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院地企合作共赢。

  郭承录表示,本次签约是双方长期合作的良好开端,也是在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的新起点。平凉市将积极做好各项协调保障工作,全力为项目建设、科研开展和专家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

  秦玉昌说,平凉是全国肉牛优势产区,多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牛产业发展,平凉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多次到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考察衔接,为项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使项目尽快落地,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加强与平凉有关部门的衔接,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支持,目前已落实资金3000多万元,并初步确定了项目时限要求、具体目标任务等,确保创新基地各项工作尽快全面启动,为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平凉的举办增光添彩。秦玉昌表示,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将坚持目标导向,全力做好创新基地项目,使育种对平凉红牛的产业效益贡献率超过40%,畜牧科技对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努力打造中国大动物育种第一品牌;将秉承求真、务实、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将创新基地建设成一流科研创新基地,成为平凉红牛育种硅谷,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牛育种能力,也为助力平凉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位于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项目建成后,基地核心群和各县区育种群饲养量将达4000头左右。该项目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计划历经8至10年,将平凉红牛培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新品种,将平凉打造成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为全国其他基地大牲畜繁育和育种提供样板,形成国际国内知名肉牛品牌和产品品牌。目前,正在开展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可研批复、初步设计等工作,双方各项前期工作已在陆续推进。

  市委秘书长李诚、市政府秘书长薛晓宏,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有关专家,崆峒区政府和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