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庄浪县

庄浪:一个乡村邮递员十八年的送报路

 2019/01/10/ 09:58 平凉日报 记者 席啸

一个乡村邮递员十八年的送报路

  有这么一份职业,每天起早贪黑,天不亮就出门,晚上直到完成工作才能休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跑着同样的路,与时间赛跑,把最新的“新闻”及时送给用户。他们的报酬不高,工作很容易被忽视,但他们觉得他们的责任大于天。因为他们深知,党报发出的是党的声音,宣传的是党的政策。这些人就是奔波在报刊发行最基层的乡村邮政投递员。

  本报记者 席啸

  这几年,随着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看报的人越来越少,很多穿梭在乡间小道的报刊投递员早已被人淡忘了。但在中国梯田第一县的庄浪县大庄镇,有这么一个人,他凭着一腔热情和一份责任,18年来披星戴月,历经风霜,穿行在山间小道上,把一份份报纸传递给乡村干部群众,用他的坚毅和深情铺就了一条大山深处的送报情。

  这个人就是庄浪县大庄镇邮政投递员李田玉。

  1月5日,记者来到大庄镇邮政所,采访了李田玉。今年44岁的李田玉,是庄浪县朱店镇柳李村人,父亲原是甘肃省建筑公司的医生,他从小一直跟着母亲。在家,他最爱听母亲讲故事。上小学时,虽然当时家里不太宽裕,但看到李田玉很爱看故事,父亲还是给他订了《少年文史报》。从那时起,李田玉就喜欢上了报纸,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少年文史报》,他每年还订《小学生学习报》《故事汇》等儿童读物。1992年,为了养家糊口,初中刚毕业的李田玉外出打工挣钱。后来,父亲患病,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为了照顾父亲,李田玉那年返回了家,在大庄乡干起乡村邮政投递员。

  大庄镇地处庄浪县西部山区,当时有22个村,这里山大沟深,邮政所在山梁上,可大多数村子在沟底里,送报纸一个来回行程达100多里路,况且还要带80多斤的报纸。有的村别看只隔着一个沟,但村与村投递点之间的路程相当远,是典型的“隔沟能说话,一走十里路”。尤其是老山沟、青龙沟一带,路又陡又窄,晴天骑车颠簸,阴雨天满是泥泞。有时不能骑车,他只能背起邮包,走10多里的土路,直到把党报党刊和邮件送到千家万户。

  刚开始几个月,李田玉每每投递归来,两条腿都酸了,走路都很吃力,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

  李田玉把报刊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有时遇上下雨,为了不让雨水淋湿报纸,李田玉往往顾不上自己,先用身上雨衣把报纸盖好,等到落脚避雨的地方,李田玉已经淋得像个落汤鸡。

  报纸时限性很强,投递工作不能出现延误和差错。当时邮政所里只有李田玉一个人,为了不影响送报纸,李田玉只能晚上整理报纸。每天晚上吃过饭,他按照路途村庄,把1000多份报纸分村捆绑、装包后,才入睡。第二天早上和学生一样,李田玉6点就起床,他背上邮包,检查一下自行车,开始了一天的投递征程。这样的程序化动作,从第一天当邮政投递员开始,天天如此,从未改变过。

  18年里,自行车他骑了4年,摩托车骑了8年。2013年,他凑钱买了一辆小面包车。

  尽管邮政投递员是个平凡的岗位,但李田玉深知责任重大,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全国两会这样的会议召开时,李田玉一刻都不停留,总是力争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

  张山村村民伏维江,是个退休工人,特别爱看报纸,在家坚持订阅《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剪报》等报纸,每天下午3点送报的时候,他一直在门前等着。一收到报纸,总是会笑着对李田玉说,你是我一天最想见的人。

  因为报酬低,工作辛苦,和李田玉当初一起当邮政员的同事,纷纷换了工作,只有他不走,一干就是18年。李田玉说:“在传递报刊的过程中,自己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只要看到他们的笑脸,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