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记“全国模范检察官”位海燕

 2019/03/11/ 08:43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刘亮

心中有责解民忧

——记“全国模范检察官”位海燕

  本报记者 刘亮 文/图

位海燕查看案卷材料。

  2018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庆祝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暨全国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大会上,崆峒区检察院位海燕荣获检察系统全国最高个人荣誉——“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位海燕生于1975年,现为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一级检察官。参加检察工作以来,位海燕多次被省、市检察院评为“十佳业务能手”“十佳爱民标兵”“先进工作者”、荣记个人二等功、三等功,2013年1月,她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最美青年检察官”,2014年被省检院评为“全省刑事申诉检察业务优秀办案人”,2015年被平凉市政法委表彰为“全市政法系统十佳爱民标兵”。从事14年的控申检察工作中,位海燕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树立了新时期爱岗敬业优秀女检察官形象。

  勤奋踏实 耐心细致化矛盾

  1997年,位海燕考入崆峒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办公室、侦监科、公诉科等多个部门工作。不论在哪个部室哪个岗位,她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而这些工作经历也为她练就了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锻炼了她干事认真仔细、沉着冷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随着检察院创新工作机制,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位海燕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对检察工作的需要。

  作为一名控申工作者,位海燕深知耐心细致的重要性。在接待工作中,无论多么纷繁复杂的上访案件,她都会依据法律政策,耐心细致地解答、苦口婆心地劝说、真心诚意地疏导,促使案件及时得到化解。

  2014年,上级院交办崆峒区检察院多年长期上访老户马某某状告某派出所干警介入其女儿买卖婚姻,涉嫌渎职犯罪的信访一案。位海燕受理案件后,先后走访了11个相关单位和18个相关当事人,调查20份笔录,形成案卷材料277页,根据调查的证据,上访老户马某某反映的问题失实。她与区检察院分管负责人邀请与上访人有关连的3家单位工作人员,对马某某上访案进行了公开答复。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马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偏执。至此,一起多年上访老户的案件得到了圆满的息诉化解。

  认真履责 设身处地解民忧

  “穷尽法律程序、穷尽检察职责、穷尽检察人员诚心。”是省检院对全省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提出“三个穷尽”要求。作为控申科负责人,位海燕认真领会精神,将“三个穷尽”贯穿于每一个办案流程,充分履行检察职责,从源头上遏制涉检信访问题的发生。

  2016年,上级院交办崆峒区检察院峡门乡杨某某反映其享受农村三类低保金,举报村支书以“剥皮”方式贪污一案。位海燕初核后,发现该举报内容失实,在答复举报人的过程中,位海燕发现举报人的真实意图是想升格享受农村一类低保金,但其条件不符合享受一类低保金的相关政策,举报人不但不接受查处的事实真相,而且还恶语威胁,表示还将继续上访。位海燕带领控申科干警积极与峡门乡政府工作人员联合给信访人从政策方面讲理明法,把法理、情理、事理说清说透,帮助信访人化解积怨,使其息诉罢访。

  在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中,位海燕设身处地为信访群众服务,不仅为他们申请到刑事被害人救助金,而且帮一些贫困群众申报了低保,使这些弱势群体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2015年,被害人常某某因琐事被人打成重伤、一级伤残、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当年6月,位海燕了解情况后,主动与被害人的父亲取得联系,经过走访调查,她发现常某某因治疗病情花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负债累累,法院判决的民事赔偿部分因被告人无可供执行财产而不能执行到位,家庭也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十分困难。位海燕及时帮常某某向政法部门申请了国家司法救助,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最终为被害人常某某争取了12万元的救助资金,缓解了被害人家庭的燃眉之急。

  群众利益无小事,秉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价值追求,位海燕用爱心亲情对待每一位来访者,做到了“热心接待暖民心,细心倾听察民意,耐心解释释民怨,诚心帮人解民忧”。“只要心中有肩上的责任,心中有老百姓,就能把工作做好。”位海燕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