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平凉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 市民可拨打12315举报

 2019/03/28/ 18:23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刘亮 杨曼艺

“3·15”后 “问题辣条”“躲猫猫”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 市民可拨打12315举报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校园周边商店的食品。

  本报记者 刘亮 杨曼艺 文/图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问题被提及。媒体曝光了备受儿童青少年欢迎的廉价辣条均为“黑作坊”生产后,引起全社会轰动,不少地方相关部门连夜出手进行整治。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3月16日发布公告,要求甘肃校园及其周边200米内将禁止销售“问题辣条”。

  央视曝光的“问题辣条”在平凉有没有?“五毛食品”在校园周边商店还销售吗?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走访调查。

  学校周边仍有“五毛食品”售卖

  3月25日,记者走访了市实验小学、西大街小学、解放路小学等多所学校的周边商店。在市实验小学附近,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商店内放满了各种小食品,但没有看到有辣条销售。记者向老板询问有没有辣条时,商家顺手一指,在门口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货架上,赫然放着“亲嘴片”“重庆小面”等辣条产品,每包售价5毛钱。

  在西大街小学门口的两家商店内,记者发现均有辣条售卖。

  记者注意到,许多商家都将辣条放在箱子或是不起眼的地方供学生选购。这些辣条包装表面都有油渍附着,拿近一闻可以闻到明显的油脂味和特别的“香”味。从这些零食的外包装可以看到,生产厂家分别来自河南、湖南等地,品种为调味面食制品,价格在0.5元到5元之间不等。

  在市实验小学就读的一名小男孩告诉记者,班上现在很少有同学吃“五毛食品”,因为老师不让把零食带进学校。“校门口商店有卖辣条,但是他们(商家)都放在盒子里,还拿泡沫板盖上,有人要买的时候,他们才拿出来。”他说道。

  在紫禁城小学附近一商店,记者询问店主有没有辣条卖。店主指了指货架上说:“只有一块钱的辣条,现在不让卖五毛钱的辣条,说不定以后这种也不让卖了。”

  黄家园小学附近一家店主告诉记者,家伦大刀肉、疯狂烤翅味、火鸡辣面这三种辣条卖得特别好,学生都爱吃。

  走访中,记者暂未发现央视曝光的“虾扯蛋”辣条。记者了解到,很多学校都明确要求学生不要购买“五毛食品”等不健康食品。

  垃圾零食让家长“头疼”

  3月25日下午5时许,在市实验小学外,记者看到放学了的学生们涌出校门,有家长接的学生乖乖地跟在家长身边回家,而稍大些、没有家长接的学生则有很多钻进了便利店里买玩具或者零食。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他们对学校周边的辣条等小食品也颇感无奈。学生家长张淼告诉记者,孩子们就是爱吃那些麻辣小食品,谁知道里面添加了什么东西,卫生不卫生,吃上会不会拉肚子?孩子将我们给的零用钱偷偷买辣条吃,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道这些小零食不好,又不可能时刻盯着他们。

  市民何文君说,家里小孩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在学校周边买“辣条”等零食,零食吃饱了回家就不吃饭了,为此她没少教育孩子。

  学生家长李文娟说,她的女儿最喜欢吃辣条,实在无法制止,她只好经常网购品牌小零食给她吃。“即使这样,也不敢让孩子多吃,只能规定一天最多吃一包。”张文娟无奈地说。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名手拿辣条的小学生便上前询问,他说,自己平时喜欢吃辣的刺激的东西,味道特别香,吃完后还要买一瓶饮料,咕咚咕咚喝下去挺爽。

  记者随机购买了5袋小食品,品尝后却发现,虽然名字各不相同,但其口味相差并不大,不管是辣的还是甜的,都夹杂着浓浓的油味和香精味。

  说起学生买零食,杜家沟小学老师高嫄一脸无奈,她说:“我们平时跟学生们三令五申,不准在学校周边买零食吃,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拿上大人给的零用钱偷偷去买。孩子们自控能力很差,家长们也时常迁就孩子。”高嫄告诉记者,学校周边小卖部卖的各种小零食添加剂很多,有些甚至是三无食品,食品安全不能保证,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要想摆脱这些零食对孩子们的诱惑,还需家长跟学校共同努力,教育引导孩子不吃零食,杜绝一些不健康食品对他们的侵害。我们可以控制校园里面,但是校园之外不属于学校的管理范围,所以单凭学校的力量也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些垃圾食品。”高嫄说。

  市场监管:发现请举报

  3月25日下午,记者跟随崆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郊食药监所巡查队赴广成学校附近巡查食品安全。执法人员认真检查了各类食品,发现部分商店还在销售“五毛”辣条,一些小食品没有真空包装,存在质量问题。执法人员当即责令经营者对这些问题食品下架,并对它们的销售行为进行告诫,要求今后不得销售此类商品。西郊食药监所所长朱晓凤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们就对辖区各学校校园周边商店的食品进行了检查,并向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3·15”后,他们又对辖区校园周边的商店进行了检查、督查,但还是有部分商家隐蔽销售“五毛食品”。他们将持续加大检查力度,清除校园周边的不健康食品。

  据了解,“3·15”晚会报道了不合格“辣条”问题后,平凉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主动出击,以校园及周边食杂店、超市为重点,集中开展“3·15”晚会曝光四种辣条及其他辣条食品、“五毛食品”“山寨食品”“傍名牌食品”清查行动,着力解决食品来源不可追溯、过期食品进农村等顽疾。2月中旬,全市安排部署平凉市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也将校园周边食杂店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儿童食品和“五毛”食品作为重点清查整治对象,开展了集中整治。“3·15”之后,市、县两级监管单位按照省上安排部署,加大检查、督查力度。据统计,截至3月19日下午5时,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10次,检查批发市场12家次,食品经营店2100家次,下架、停止销售央视“3·15”晚会报道的四种“辣条”及其他品种辣条共计114.8公斤;收缴过期“五毛”食品13公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合格辣条生产卫生极差,生产过程中可以说是简单粗暴,非常不注重卫生标准。这些“三无产品”通常为诱惑消费者购买,会加入很多的调味料,以便来掩盖本就劣质的原料;而且在添加剂上也或许没有正规使用;甚至有些黑心厂家,可能会用劣质或工业原料生产食品等。学生经常吃这样的“三无产品”辣条,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味觉、骨骼以及其它身体器官的正常发育。家长和学校应多关注孩子的食品安全问题,教育孩子不要购买此类问题食品。如果发现校园周边有“五毛食品”及其他不合格问题食品的,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