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静宁县

探析产业扶贫的“静宁模式”

 2019/03/29/ 15:51 平凉日报 记者李征兵 李娟淑

内引外联 龙头覆盖强产业

——探析产业扶贫的“静宁模式”

  本报记者 李征兵 李娟淑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葫芦河畔的48万静宁人民在“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动员令下,正迎难而上、精准施策,朝着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迅跑。

  一座座养殖小区牛满圈,一幢幢扶贫工厂机声浓,一个个专业合作社门前人来车往……成纪大地的广大干部群众下定决心、精锐出战,描绘出一幅产业扶贫大景图。近年来,静宁县通过全面实施“龙头带动全覆盖”行动,构建以“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基础模式的各种新型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利益联结把贫困户纳入产业经营链条,从而形成农户与企业紧密相连、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产业发展格局,极大提升了“三农”市场竞争力,“静宁产业扶贫模式”呼之欲出。

  保大“媒”引企入乡,村企合作助脱贫

  3月13日,一家集产业开发、扶贫车间、智慧农业于一体的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甘肃省静宁绿源科技食用菌产业园”在静宁原安镇的原头村正式揭牌。并在省委宣传部帮扶干部的见证下,静宁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静宁县原安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及多家合作社与甘肃民乐鸿博公司现场签订了食用菌产销合同。

  双方有缘合作,是省委宣传部穿针引线保的“大媒”。该项目总投资620万元,建成52座种植大棚和在全国比较先进的半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年产菌棒200万株。预计整个园区年产值在750万元以上。这一项目就能吸收当地贫困劳力30多人。

  像这样得益于帮扶单位促成的乡村经营主体不独一家。该镇庙川村的聚益农民专业合作社,主打小麦和玉米、荞麦、豌豆等杂粮的收购加工及手工酿醋。因省审计厅的牵线搭桥而销路看好,投产2个月来就收益8万元,可实现利润4万元。村文书兼合作社社长张三丁开心地说,产品品牌“原味香”还是帮扶单位的干部取的呢。

  同样是在省审计厅的帮扶下,程义村益聚养殖合作社,采取天然饲料喂养方式,干起了“鸡”营生,与兰州大超市实现了便捷对接。一只3-4斤的鸡,在超市上架后能卖到118元的高价。“紧跟城市人的消费理念,打绿色食品牌才有出路。下一步,将在超市远程可控视频,同步展播24小时生产现场画面。”合作社的负责人感触颇深。

  借梯登高,引企入乡,实现村企合作,有力地撬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支点和乡村经济的引擎。同时,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帮扶企业带来的新的生产理念和消费理念是原安山里人转换了脑筋、增了信心。正如县长张兴荣所说:“村企合作,不仅能降低企业寻找市场的成本,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还能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缺技术、缺资金、找不着市场等痛点环节,找到一条资本、技术与乡村资源有效结合的途径,使供给方与需求方实现直接对话,提高微观资源配置效率。”

  做“实”实体经济,龙头覆盖强产业

  内引外联,龙头覆盖。在对外借力的同时,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开宁生态养殖、达志养殖、尹氏种植养殖、尚诚农机、百富百祥种植养殖等各显神通,一家又一家的实体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牛、猪、驴的养殖繁育,鸡、鸭、兔的林下放养,蘑菇、樱桃等大棚鳞次栉比,土蜂养殖已成品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遍地开花的村企,让昔日“困中之困”的原安镇出现了14个村,村村有致富项目、户户有发展产业、人人有致富技能的喜人局面。

  实业崛起较密集的原安,只是全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种“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在全县开花。譬如静宁县红六福果品公司与余湾乡苗岘村,常津公司与深沟乡麦顶村、大岔村,德美集团与城川乡数村等结对帮扶的利益共同体……

  去年以来,该县结合供销体制改革,成立了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24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并依托村级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在226个贫困村组建规范运营的专业合作社637个,采取配股入股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80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实现了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和农户(贫困户)的合作共赢。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乡镇产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乡镇产业公司+合作社(联合社)+贫困户”“乡镇产业公司+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合作联社)+贫困户”等多种发展模式的出现,是不同乡情村情自主构建的结果。这种集体商定生产经营事项(宜果则果、宜牛则牛、宜游则游)的方式,避免了行政过度干预、政府大包大揽的弊端,重要的是保障了市场经营自主权,发挥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国有平台公司融资监管、龙头企业市场营销、合作社生产管理、贫困户参与经营,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保底分红”和“按比例分红”股份联结机制。这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在2018年底效果初现,全县入股贫困户年终全部顺利获得保底分红。

  “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运营,旨在推动农业产业市场化、集约化发展,将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户联结到共同的利益链条上来。”县委书记王晓军强调,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理念,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把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打破单家独户封闭经营的羁绊,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发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从而为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找“准”带头人,心无旁骛干实业

  干事创业,核心在“人”。在构建新型发展模式同时,该县建立稳固的带贫机制,将龙头企业、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引入经营体系,支持其创办新兴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发挥其在生产管理、市场销售方面的优势,让农产品既产得出又卖得好。

  在建立“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扶贫带贫机制下,为每户贫困户配股1万元,对带动其发展的专业合作社补助20万元。

  以静宁百富百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其纳入40位贫困户获得了40万元的配股资金。社长王伟曾做体育器材供应生意,在2017年借助农村“三变”改革机遇,投资260多万元与本村另两人合伙牵头成立合作社,建成38座蔬菜大棚及可养150头牛的养殖小区,做起了高效循环农业文章。

  他养的牛长得慢,是因为坚持用天然饲料喂养,还让牛听着音乐跑起来,有适当活动的空间,以保证肉质的鲜美。牛出栏后不会直接出售,而是经屠宰加工后以高端牛肉的身份“嫁给”市场。养殖小区的牛粪直接被蔬菜大棚利用,蔬菜大棚每年可生产蔬菜100吨左右。

  “要真正赚钱,不能只做活牛生意,必须紧盯高端市场的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打高端牛肉品牌,将肉牛卖出高价来。”王伟说,扩大养殖规模,延长肉牛深加工产业链条,在县城建立自己的肉牛加工基地,是他下一步的拓展方向。

  像王伟这样有想法的返乡创业青年现在越来越多。他们多是本村外出创业多年的大小老板,都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并有一套成熟的生产经营理念。在当地政策吸引下返乡创业,建办实体合作社,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经营。如齐梗村正祥养殖合作社的刘万兵、坷老村开宁生态养殖合作社的李冠伟、尹氏种植养殖合作社的尹小兵等……无一不是有目标、有闯劲、肯担当、责任心强的致富带头人。

  “让农业有前景,让农村留得住人。”抓住机遇参与家乡攻坚共建,伸手拉一把弱势群体,让社会力量齐聚脱贫一线,这已是静宁回乡创业者的共识。

  在甘肃省静宁绿源科技食用菌产业园揭牌当日,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动员越来越多的先进生产力进村入乡,推动企业落户乡村,加强村企合作,为村社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支持和服务,携手推动全省乡村产业的振兴。让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将未来可期!

  龙头带动全覆盖,贫困群众齐参与。通过内引外联,实业强农,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静宁的产业扶贫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喜人局面。全县现有养牛小区124个、扶贫车间33个、县内外劳务基地182个、规范运营的合作社近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