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泾川县

走近泾川天纤棉业纺纱女工杨春燕

 2019/04/12/ 08:33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陈斌

编织精彩人生

——走近泾川天纤棉业纺纱女工杨春燕

  本报记者 陈斌

  在兰州陪女儿办完事,杨春燕叮咛了几句,便乘坐最早的一趟班车,赶回泾川县,到家后给老人做好饭自己随便吃了几口,顾不上休息,下午两点不到,她已到单位上班。“车间事情多、工作忙,放不下心,在外面老是感觉不踏实。”杨春燕告诉记者。

  1995年6月,20岁的杨春燕进入泾川县原棉纺厂,成了一名纺织女工。刚进厂,对纺织一窍不通的杨春燕面对快速旋转的机器,两手无措,一切从零学起。每天一上班,杨春燕便跟在师傅身边,眼里看着、手里比划着、心里默记着;晚上临睡前,心里还要再过一遍,想想白天的学习工作上的得失,“哪些需要再用心下功夫,都得好好总结一下。”很快,杨春燕不但一个人能够独立操作机器了,而且一天比一天顺利。

  只用了两年时间,杨春燕完成了从一线工人到落纱长、轮班长的连续晋升。期间,“有时在落纱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不会的操作,一边哭着一边摸索着,就是抱着不服输的态度,直到学会为止。”从2003年到2009年,杨春燕的工作单位几经改制变化,由原来的丰泰棉业变成了现在的泾川天纤棉业公司。可无论单位性质如何改变、厂址如何变换,喜欢纺织的杨春燕,始终没有离开过她所钟爱的纺织行业。

  从2009年进入泾川天纤棉业公司,杨春燕迎来了自己纺织生涯的新起点。这里,有花园式的工厂环境、洁净宽敞的现代化操作车间、德国进口的先进设备,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同事……杨春燕很快喜欢上了这里。

  “你看,我们的生产环境不仅好,而且生活环境也好,有带卫生间的公寓,吃饭住宿全免费,工资福利也好,刚参加工作时,每个月90元,现在能拿到3500元左右。”让从事近半辈子纺纱工作的杨春燕感叹不已的还不止这些,“以前2个人看一台机器都很困难,现在一个人看6台都轻而易举。”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极大提升,杨春燕在全力适应并引领她的团队比学赶超。“现在,基本上技术这一块,没有能难得住我的!”杨春燕略显自豪。

  说起杨春燕,同事们一致称赞。“她工作责任心很强,对自己要求也严,是一个很要强很上进的人。”同事李新民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杨春燕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自己刻苦钻研,做给员工看、带着员工干。

  正是凭着“自己不能给自己放假、要干就要干好”的这种执着和奋斗精神,24年来,杨春燕从一名纺织厂的普通员工,逐渐成长为带领上百人的车间主任,成为一名响当当的技术骨干、带头人。因其出色的工作业绩,先后获得县、市“五一巾帼奖”“劳动模范”等殊荣,并于2015年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

  “手中线、身上衣。”如今回忆起过去的工作状态时,杨春燕只用一个字“忙”来总结。“三班连倒,一个工作日下来,累得很,也很充实!”

  因为工作忙,在女儿出生3个月的时候,杨春燕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工作忙,二十多年来,杨春燕没有请过一天假,“有什么要紧的事,尽量安排到轮休,不影响上班。”因为工作忙,杨春燕觉得最对不起就是家人,没有陪他们一起出过远门,只是在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后,借助省总工会于2015年和2018年两次组织省级劳模赴外地疗养的机会,杨春燕去了一回海南和杭州,“这两次出去,都是得益于组织的关心关怀,算是大开了眼界。”杨春燕笑着说,“可是在外面,总觉得放心不下工作,还是回到工作岗位上心里踏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