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泾川县

泾川县牛产业发展侧记

 2019/05/09/ 14:58 平凉日报 记者周剑锋 卢燕

牵住“牛鼻子” 打好“脱贫仗”

——泾川县牛产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周剑锋 卢燕

  “2018年我们合作社出栏70多头牛,纯利润下来有20万元左右,社员的收入还是可观的。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参与到‘三个带头人’活动当中,帮扶了庙李村15户贫困户,现在养牛一共是23头。有党的好政策,我有信心帮助这些贫困户通过养牛实现稳定脱贫。”泾川县荔堡镇庙李村犇腾养牛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明告诉记者。

  张志明的话语代表了广大养殖户的心声。近年来,泾川县坚持把牛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坚持扩量与提质增效并重,典型引领与整体推进并举,创新机制,加大扶持,牵住“牛鼻子”,打好“脱贫仗”,推动牛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月的泾川,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走进“平凉红牛”泾川鼎康高端肉牛育肥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化养殖厂区,圈舍里的红牛个个毛色微红,体型健硕。作为市、县实施的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借助农村“三变”改革机遇,泾川县以乡镇为单位成立18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吸纳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529户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户加入合作社,每户安排5000至10000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后续产业发展资金,通过合作社,集中入股鼎康肉牛公司,公司按“固定+盈利”的方式给贫困户进行分红,1万元每年固定分红855元,盈利分红0.6%,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群众领到分红现金后喜笑颜开。这是泾川县在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新机制探索的入股分红模式。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决策部署,按照“龙头带动、小区支撑、农户联动”的思路,探索了“投牛还犊型、寄养代养型、入股分红型、大户带动型”四种模式,带动全县建成养牛小区58个,其中200头以上的5个,全县养牛户5803户,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98万头和3.21万头,广大农村群众牵住“牛鼻子”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学习取经“走出去”,方法经验“引进来”。3月下旬,泾川县由四大家分管领导带队,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养牛企业负责人参加,赴庄浪县和会宁县专题考察学习牛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学习看到了差距,找到了短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也坚定了工作的信心。这是泾川县全力推动牛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

  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把牛产业确立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之后,泾川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规划)、一个平台、一套运作机制”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牛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全县牛产业发展规划和牛产业助推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并在政策扶持方面打出了多套“组合拳”,大力引导农户发展牛产业,修建牛舍每平方米补助350元,引进基础母牛每头补助5000元,全县共兑付补助资金314万元,修建暖棚牛舍487平方米,引进购买基础母牛594头。与此同时,泾川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每头补贴500元,落实补助资金221.45万元,保护能繁母牛4429头。还加强肉牛保险,根据省市级两个层次分两批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承担不同保费,对农户养殖的肉牛进行投保,有效规避了养殖风险。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队伍263人,先后举办养牛技术培训班和畜牧防疫培训班5期,培训群众752人次,面对面为贫困群众、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