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平凉十中:第二课堂“演绎”戏曲魅力

 2019/06/21/ 13:49 来源:平凉日报 吴希会 文/图

平凉十中:第二课堂“演绎”戏曲魅力

韩晓咏和同学们在戏曲展馆体验皮影。

蒲虎勤指导戏曲班学生排练。

  吴希会 文/图

  “注意胳膊的高度和手掌伸出的方向,动作要有力,不能太随意了……”6月10日下午,在平凉十中“崆峒区青少年戏曲培训基地”排练厅里,国家二级戏曲演员蒲虎勤老师正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排练戏曲基本动作。

  伴随着韵律十足的戏曲音乐,陶莹莹同学身着戏服,挥舞长袖,双臂一张一合,身形微动,跟着蒲老师有板有眼地走了起来……而这样的场景在平凉十中的校园里已经成为了常态。

  “学校2016年10月与蒲老师共同成立的这个戏曲社团,是校长李添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有益尝试,当时还是崆峒区第一个校园戏曲社团呢。”副校长韩晓咏表示,学校目前仍在不断探索戏曲校本课程的改革,力争通过学习戏曲,培养更多的学生听戏唱戏、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戏曲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近3年来,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社团活动时间里,来自平凉德韵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蒲虎勤和其他专业戏曲老师,就来到平凉十中对戏曲社团学员进行无偿义务教学辅导。

  为更全面地让同学们了解戏曲文化相关知识,蒲虎勤和学校商量后,又专门腾出教室开设了戏曲展馆。经过多方努力,不仅整理出了许多平凉戏剧名家的文献资料,还打造出了戏曲实物展区,里面除了陈列着戏曲服装、头饰、靴子等,还有上百件各式各样的皮影和木偶等实物,为戏曲社团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刚开始出于好奇学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戏曲文化内容博大精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自觉地就喜欢上它了。”七年级学生牛祺表示,通过学习戏曲一年多来,让她收获很大,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现在,经过训练的戏曲社团学生们,无论在哪个场合参加表演,都会受到欢迎。

  “目前,通过戏曲社团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将内容延伸到了木偶、皮影等传统文化艺术。”韩晓咏介绍,学校希望通过戏曲社团的开办,能够把中国的民族传统戏曲文化发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去认识戏曲、学唱戏曲、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问及无偿开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初衷,已经从事30多年戏曲演出的蒲虎勤动情地说:“这几年,我了解到平凉的戏曲人才还是比较紧缺的,基本处于一种断档状态,特别是30岁以下的戏曲演员非常少。为了戏曲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所以我就发挥自身力量,希望能为平凉的戏曲事业做点贡献。”为此,蒲虎勤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过前期考察和协商,于2016年底在平凉十中开设了平凉市第一个戏曲社团,对中学戏曲爱好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如今,社团的小学员们不仅能够对眉户剧《父亲》、秦腔选段《虎口缘》《花亭相会》《花木兰》《十五贯》等多部经典剧目信手拈来,学员蒲铭捷、张丽更是在第21届全国少儿戏曲荟萃活动中斩获“小梅花”金奖。戏曲社团已多次走进当地和周边的军营、福利院、大学、剧院参加义务演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学校着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就是要让学生零距离体验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李添丁说,学校还将继续发挥好青少年戏曲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崆峒区乃至平凉市各中小学,通过传承戏曲的精髓,培养出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