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泾川县

泾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侧记

 2019/07/11/ 15:27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赵永刚 李聪

用文明浸润心灵

——泾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赵永刚 李聪

  6月26日,泾川县汭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人头攒动,一部分人戴着大红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这里正在举办汭丰镇第三届“汭丰好人”表彰大会,来自全镇的38名“好儿媳”“好公婆”“田秀才”等一时间成了全镇的“焦点”人物。自从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以来,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几乎每月都在上演。

  “把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大家都听得懂、记得住!”如今,飞云镇元朝村的王春发离开了“坚守”多年的麻将场,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常客。他积极学习,凭借自己说春官诗的经验,主动申请担任宣讲员,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理论知识用拉家常、讲故事、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大家,如今已成了村里的“网红”。

  “宣讲员讲故事,传播的都是新思想、新理念,好听又好用,收完麦没啥事,我们常来听。”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荆春燕说。

  泾川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平台之—理论宣讲服务平台的作用,依托党校、党员远程教育中心、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室)等开展活动,选树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最美家庭、巾帼创业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村官、退休老干部、“三变”改革助理员等典型人物,找准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契合点,选取百姓身边发生的、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采用“理论+身边故事”“理论+衣食住行”“理论+文艺表演”“理论+农业科技”等接地气的形式,把讲堂搬到街头巷尾、社区楼院、村民小组,推进理论宣讲多元化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以来,泾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四级网络联动、资源平台整合、志愿服务牵引、常态活动支撑”四个抓手,推进“服务阵地、服务平台、服务队伍”三项建设,开展理论宣讲聚民心、核心价值引方向、文化惠民润心田、医疗服务送健康、教育服务促成长、田间地头普科技、关爱帮扶献爱心、民事调解化纠纷、实用技术提能力、卫生清洁靓家园十项文明实践活动,结合农村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形式手段和活动载体,有力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节,该县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文化生活和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组织“土专家”广泛开展“平凉红牛”养殖、果园标准化管理、大棚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用群众听得懂、喜欢看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泾明乡苏家河村的李春堂是乡上聘请的林果技术员,今年他参加了乡上的实用技术培训志愿服务队,农闲时间总是骑着自己的摩托到各村去指导管理,乡上务果的群众没有一个不认识他。他告诉记者:“跟果树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哪里有毛病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能为全乡的果产业发展出一份力,我很乐意。”李春堂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

  如今在泾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像李春堂一样的“土专家”“田秀才”“公益达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身边真实的故事打动人,用多彩文艺活动感染人,用专业技术知识服务人,把文明送到基层一线、传到百姓心坎。

  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持久力。泾川县阳光义工协会会长史龙工作之余都会带着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回中广场为群众免费理发。

  正在等待剪发的社区居民樊会英告诉记者:“志愿者剪得不错,有时还到家里来,服务又周到,还不要钱。平时在理发店剪个头发要十几块钱,我还挺舍不得的,这种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场场“红色文艺轻骑兵”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普及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最美家庭”“泾川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示范引领广大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时代新风,崇尚文明风尚。科普“赶大集”为群众讲解科普惠农、特色养殖等知识,免费发放农技资料,助力农业生产。如今,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已在泾川县城乡蔚然成风。

  在实践活动中,泾川县突出当月特色节日,谋划志愿服务项目,逐月依次组织实施。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已达1200多人,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快闪拍摄、“计生关怀暖人心·志愿服务在行动”“邻里守望、关爱残疾人”“浓情端午 粽享欢乐”、文明交通安全劝导、产业技术培训、消防禁毒、扫黑除恶知识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姓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280多场(次)。

  “基层群众点单——中心受理派单——相关乡镇(社区)或部门接单——志愿服务队买单——群众参与实践活动”,在泾川,这种活动方式已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

  如今在泾川县,志愿服务活动随处可见,志愿者穿着醒目的马甲,或在路口帮忙疏导交通,或在擦洗交通护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红红火火,时时处处让城乡居民如沐春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