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崆峒区推进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侧记

 2019/07/17/ 08:13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丁小凤

精心打造“舒适人居”

——崆峒区推进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侧记

  本报记者 丁小凤

  2015年原东郊果蔬批发市场搬迁后,大量摊贩聚集自发形成宝塔南路早市,占道经营、高声叫卖、乱扔垃圾,300余家流动摊点长期以路为市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

  摊位标线、规范经营……4月15日,原宝塔早市的所有摊点全部规范到双拥便民市场内,市场占地4000平方米,可容纳摊贩400多个。

  “三角城双拥便民市场容量大,在不影响交通便于管理的同时,又方便了周边居民生活。”崆峒区环卫处工作人员张国梁告诉记者,近期正是本地果蔬上市时间,早晨天麻麻亮,不少摊贩就已经摆好了摊位,搬迁后管理规范了不少。

  崆峒区以精细管理为抓手,精雕细琢“舒适人居”,一项项城市管理瓶颈问题被破解,一项项长效管理机制被确立。

  为了净化、美化城市空间,消除安全隐患。集中开展公用设施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废弃杆线”“三线搭挂”集中治理工作。市民张晓峰说,以前接送学生,每次经过广场,上空的电线给过往车辆带来隐患,行人从下方经过时也提心吊胆。

  记者了解到,崆峒区今年共查办未经审批擅自架设线缆案件4起;督促相关产权单位拆除废弃杆塔140多处、废弃线缆20余处1.2万米;整理规范了400多处乱搭乱挂的线缆。

  甘沟路安置区没有垃圾箱,居民生活垃圾随意露天堆放,气味难闻,不但影响环境,而且影响群众健康。

  6月初,区环卫处将居民区的垃圾全部清理,并安放垃圾斗2处,周围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二天门社区建立垃圾监管长效机制,每周一三五组织人员清扫保洁,并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入斗的习惯;区环卫处负责垃圾清运工作。”崆峒区全域无垃圾办公室负责人刘安平介绍。

  崆峒区全面推行城市“1+X”、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坚持治违、治脏、治乱、治污、治堵并举,建成运行“数字城管”,光网覆盖率达87%,安装智慧交通抓拍点119处,设置隔离护栏10.5公里;改造提升公厕42座,清理垃圾7600余吨、“三乱”2.5万处,拆除违法建筑3400平方米,“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站在崆峒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翠绿的油松生机勃勃。“对已封场的一期进行复垦绿化,栽植油松9096株、种植马鞭草10亩,绿化面积达到35亩。开展二期绿化工程,栽植月季320株、油松4800棵。”张国梁介绍,通过大面积育林育草,大规模美化绿化,减少了扬尘污染,增强了环境自净能力,实现了场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五期防护林等工程,坚持新植与补植、植绿与造景、绿化与美化、改造与提升相结合。

  去年以来,崆峒区完成造林绿化7.35万亩、乡村道路绿化277公里和城区25条道路补植补造,建成千亩以上规模示范造林工程18处,绿色通道突破2000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89%,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1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