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平凉靠什么吸引2000万游人?

 2019/09/30/ 13:30 平凉日报 记者 秦玉龙

平凉靠什么吸引2000万游人?

  本报记者 秦玉龙

  据记者获悉,今年夏季,来平凉租房避暑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仅某房产中介公司伏天就出租或代租房屋70多套,租客来自西安、兰州、北京、武汉、成都等大中城市。另外,随着乡村游、研学养生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家携带家眷来崆峒山下避暑养生。

  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接待游客6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76亿元。2018年,平凉市各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036.3万人次,综合收入111.35亿元。

  平凉,在互联网上被网友昵称为“凉城”。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在13℃至25℃之间,凉爽宜人,全市森林覆盖率近30%,是一块生态休闲、避暑纳凉的养生福地。如今,随着“养生平凉”名片的叫响,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被这里凉爽的气候、宜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美食所吸引,纷纷涌入平凉避暑度假。

  从改革开放之初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道教名山,到如今驰名全国的5A级著名旅游景点,平凉创造的旅游奇迹可谓名副其实。奇迹的背后,平凉历届党委、政府紧扣时代脉搏和流行元素,通过文旅融合提质升档、擦亮品牌并进行旅游营销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营销只有与地方特色文化巧妙融合,才能吸引口味“刁钻”的游客。连续举办多年的崆峒文化旅游节、崆峒武术节、养生大会、民间艺术节以及健身名山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平凉赛段等大型节会赛事,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眼球”,崆峒文化旅游在全国主流媒体和互联网上,得以多角度立体清晰地呈现。

  与此同时,市上还与央视以及国内知名影视公司、广播电视、网站携手,强势推出文化旅游推介综艺节目和纪录片、电影、宣传语,不断擦亮和提升旅游品牌。其中,平凉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两轮竞演,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城市魅力,推广了地方名优产品,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平凉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谁忽略了网络营销,谁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在平凉的旅游营销策略中,互联网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宣传阵地。据记者了解,今年前两个季度,来平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中,绝大多数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崆峒山以及崆峒文化的。而崆峒山与“携程”“艺龙”“去哪儿”等国内著名旅游网站合作推出的组合旅游产品,不但极大方便了自驾游、个人游爱好者,也获得了千万量级的“点赞”和“关注”。

  在平凉文化旅游营销过程中,善于借力流行文化元素,巧打自己的“文化牌”,可谓是一大亮点。近年来养生文化流行,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养生平凉”宣传适时抓住了市场需求的卖点,以皇甫谧针灸文化发源地为主题,着力打造中医养生基地,挖掘养生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方面的养生休闲度假游。正如某知名旅游大V所说:未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平凉的特色和定位很明确,过去这里是物质交换的驿站“陇上旱码头”,现在是健康驿站“养生福地”。

  平凉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路文化和道源文化的核心区,坐拥关陇腹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可复制的旅游景观,但这不是我们“守株待兔”的理由,正是通过巧打“文化牌”,强化文旅融合,“养生平凉”这个旅游品牌才逐步叫响全国,享誉世界。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