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新中国成立70年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2019/10/21/ 08:17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魏丽 梁璐

交出时代新“答卷”

新中国成立70年崆峒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

  本报记者 魏丽 梁璐

  从希望到兴旺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

  地方财政收入从1953年的293.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5.42亿元,增长了185倍。2018年,崆峒区县域综合竞争力在全省86个县级县(市、区)排名第16位,在全市7个县(区)排名第1位。数字是枯燥的,却最具说服力。

  改革开放以后,崆峒区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做优做大做强草畜、果菜、旅游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建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多种经济竞相发展,全新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现在拥有88000多个粉丝,300多种在售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店铺的经济效益好了,咱们平凉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平凉西北绿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侯俊武高兴地说。

  崆峒区地处陇上旱码头,要想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就得做好“开放”这篇文章。70年来,崆峒区始终将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下思考谋划,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数字显示,2018年崆峒区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3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8.24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8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7.88亿元。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项目统领、工业强基、产业富民、文旅融合“四大战略”,营造开放开明、清新清朗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项目洼地、投资高地。到2018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48%。

  简政放权、商事制度、财税金融、城市管理等领域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水务、环卫PPP投融资模式在全市树立了样板,走出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径。借助世界养生大会、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健身名山登山赛、全国牛产业大会等节会平台,持续扩大对外宣传,乡村旅游建设迅速推进,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辖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涌动,陇东旱码头雄风劲起。

  从集市到都市 城乡建设步入新征程

  “那时西门口就是城门口,新民路就是东大门,点燃一支烟,平凉城里城外走一圈。平凉城里只有红旗街、西大街,现在的柳湖路、绿地广场,当时是郊区,全部是庄稼。”70岁的王大爷,平凉城里生活了一辈子,儿时的平凉城他仍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商品房在万安门拔地而起。经过数年间不懈努力,中心城区变化日新月异,城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建筑业带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让城市旧貌换新颜,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精致住宅小区为城市增光添彩,中心城区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喜人变化。

  “小时候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柳湖公园了,当时市区能游玩的地方太少了,老公园是很多人的儿时回忆。”市民张秀琴说。与过去相比,现在休闲的去处挺多的,出门就能散步。

  近年来,崆峒区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了美丽乡村、农村道路通畅、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通讯保障等民生工程,建成通村硬化路1245公里,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移动手机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广大农村群众实现了住舒心房、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的夙愿。

  70年来,崆峒区历届领导班子加快城乡建设的“接力棒”从未间断。如今,崆峒区路网四通八达,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刷新,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4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公路客运1228万人,货运3236万吨,道路通行保障能力得到根本提升。一个以城区为中心,以国、省干道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为支脉的城乡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绿树掩映,高楼林立,街路干净……城市建设全面加速,体量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提高到63.69%。随着绿地广场、金鼎时代广场、金润大厦等现代商圈建成,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之城如盛装的少女,以美丽动人的新容颜出现在世人面前。

  进入新世纪,中心城区建成了“六纵十二横”城市道路框架,以后每年都将以数以亿计的投资体量加速推进,城乡建设拼出了“崆峒速度”。目前,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3.69%。

  从将就到讲究 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今年国庆,26岁的市民冯强军用工作后的积蓄为自己买了一辆小轿车当作生日礼物。冯强军说小时候就喜欢车,家里最值钱的“飞鸽”自行车,是父母结婚时的“三大件”之一。自从懂事起,这辆自行车就一直陪着他,上幼儿园、走亲戚、出去玩……后来,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出门就能坐上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13年,崆峒区有贫困人口4.89万人,贫困发生率14.9%。脱贫攻坚以来,崆峒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扣“六个精准”,深入实施“九大冲刺行动”和富民产业、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帮扶协作、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六大提升工程”,扎实开展“3+3”冲刺清零,抓实落细“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接续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提升、全改善,全区所有贫困村安全饮水、安全住房、硬化路、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活动广场和光纤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已于2018年9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去年年底,农村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26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2%,累计实现减贫1.1万户4.55万人。

  生态崆峒,绿色崛起。这是历届崆峒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城区增绿添景、环城生态屏障、生态公园绿化、水系堤岸绿化、景观廊道建设”五大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312线、平华公路等国省干道道路绿化,泾河两岸绿化。

  大力推进重点河流治理、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在中心城区兴建园林绿地,主题公园、休闲广场的同时,配套建成了一批小游园,让群众感受诗意远方。蓝天在增多,河湖在变清,绿色在拓展。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89%,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1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2天。

  教育是民生之基。峡门乡白坡小学教师杨林利用大屏幕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动画,在科学课堂上演示给同学们看,顿时将浮力这个抽象的概念讲活了。随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乡村的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为重点,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措办民生实事。仅2018年,民生财政支出达到25.46亿元,占总支出的72.4%。

  从群众关注的基础设施入手,加快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实施了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工程,仅2018年就完成老旧小区住宅楼改造9337户。全区学校总数达到35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率为100%,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评估验收。去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险费和社会救助资金10.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业扶持、就业援助等政策不断完善,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85%以上,201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82人。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从“没学上”到“上好学”;从“得病易,看病难”到“得病难,看病易”……入学、看病、就业、住房、行路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崆峒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断提升。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崆峒儿女不忘来路,坚守初心,正向着幸福美好的未来迈进,以新一轮时代“赶考”,勇往直前,奋力争先,用实干和担当续写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的灿烂明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