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崇信县

崇信:“五城”同创聚力发展再出发

 2019/10/30/ 14:53 平凉日报 记者王颖月 朱双双 陈文翠

崇信:“五城”同创聚力发展再出发

  本报记者 王颖月 朱双双 陈文翠

  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

  这里的山更绿、人更美......

  为了让大地山清水秀、家园蓝天绿树,为了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崇信县坚持整体规划、分年实施,全力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融合创新,聚力共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生态立县活发展之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信县将“生态立县”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聚集绿色发展崛起,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完成情况作为乡镇、部门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持环保问题“零容忍”,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煤质管控、餐厨油烟整治、燃煤锅炉关停和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治理“六大行动”,有力打击和遏制了破坏生态,超标排放污染环境行为。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着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人居环境重点整治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和垃圾污水治理力度,解决了30个项目村生活垃圾收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4个重点乡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突出环境问题,建成美丽乡村24个。生态创建成效显著,6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荣誉,27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10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21个单位获得“四绿”创建单位称号。公众参与社区生态管理,低碳、节能、环保、节水意识也早已深入人心。城乡环境优美、庭院美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气象犹如发展之源头活水汩汩而流,源源不断。

  森林保护守绿色屏障

  “唐帽威镇林谷”,地处崇信县新窑镇西部的唐帽山峰岭嵯峨,古树参天,林深似海,松涛奔流,山上有成片天然次生林,植被良好,土壤肥沃,土层厚度多在13米左右,地下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煤、铁等矿藏,豹鹿麝獐栖居其中,鹰雕雉雀乐鸣其上,参芩百药采而不竭。这里是崇信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森林资源集中区。而这一道道绿色屏障的构筑则得益于崇信“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该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三北五期防护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生态工程,整山头推进、整流域治理,完成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1万亩,建成了千亩以上生态工程建设点6处,森林覆盖率达36.02%。按照县城区内做精品,旅游景区做特色、外围区域做规模的思路,采取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的布局,在县城的主要街道和节点,不断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及绿化色彩,全面提升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绿化质量,逐步实现城市的园林化和景观化。今年在县城街区补植雪松55棵,公刘园补植刺柏245.5平方米,城区补栽冬青、黄杨等灌木696.3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9.17%。城区公园绿地面积21.83公顷,县域绿化覆盖率达40.6%,县城人均绿地面积11.26平方米。“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林交融、四季常青”的森林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文化旅游惠民生幸福

  “1436+N”是崇信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内容,“一心、四廊、三个引擎项目、六大特色小镇、N个特色村”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科学谋划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和重点项目。县上先后编制完成了《崇信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崇信县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规划》,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精心策划,持续举办了“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节,庆“五一”迎“五四”“农行杯”篮球赛、“最美5公里”荧光夜跑、首届崇信牡丹节、“大美崇信·为爱行走”公益徒步、“叫醒耳朵”音乐汇、“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演唱、崇信县诚信文化论坛等亮点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促进旅游消费实现大幅增长。   (下转第2版)

  积极对接中央电视台、甘肃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编制作了《古道崇信》《生财有道——书记说文旅(崇信篇)》等精品节目,登上央视舞台,引发强烈反响,有力提升了“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大力开发文旅产品,深入挖掘公刘农耕、唐代军旅、传统民俗、红色革命、古树名木等资源优势,科学运筹谋划,加强与周边市县区文化企业、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的对接合作,瞄准主流客源地,大力培育风景名胜游、古树名木游、品茗休闲游、红色研学游和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地方文化开发保护,对“弦子腔”“崇信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挖掘整理,编排形成演艺剧目,在主要景区、旅游村常态化演出,实现传承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以基础产业和特色资源,带动了全域旅游发展,游山玩水,闲情逸致,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卫生创建亮城市名片

  “城市是我家,创卫靠大家”。随着崇信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起云涌,县城城市化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气息十足,而一场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文明素质为突破口的全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战同样在这里也掀起了热潮。

  卫生与健康,良好的人居和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崇信县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重点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督查,特别是对车站、医院、广场、市场、小餐馆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旅店、理发店等“五小”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督查,使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均达到了98%以上。加强县城饮用水卫生督查,每月进行一次末梢水检测,自来水主要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在崇信县门户网站每月公布。全面推行食品量化督查,不断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行为,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城区餐饮服务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达100%。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健全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体系,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力度,确保不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疫情。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治,以集贸市场、宾馆饭店、饮食摊点、商场超市和居民社区为重点,扎实开展除“四害”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目前,省爱卫办已组织专家采取资料审核、暗访、技术评估等方式,通过了对崇信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的综合审定。广大群众更是积极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除“四害”、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街道靓了,环境美了,老百姓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城市名片更加亮丽。

  文明接力扬时代新风

  火热的七月,崇信县城市社区管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入各居民小区,开展“小区议事厅”文明实践活动,以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尊崇诚信”的崇信精神为主题,在群众的家门口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惠民政策,讲述传统诚信文化故事,商议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而在这之后的进村入户宣理论、农家小院讲故事、田间地头普科技、乡村舞台唱梦想、“民事直说”解民忧、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新时代文明主题活动也在崇信县乡镇村组、居民社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如火如荼进行。深秋时节,一场又一场新时代文明接力依然在悄然改变着崇信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真正使“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群众当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化文明创建的根本。县上组织县委宣讲团、百姓宣传团和文艺小分队巡回乡镇、部门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在交通主干道沿线、机关院落、主题街等处设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诚信观”系列户外公益广告1200多面。利用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通过开设专题栏目、制作专题片和微视频,使核心价值观宣传处处有阵地,人民时时受教育。扎实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推荐上报“新时代好少年”2人,评选第十期“崇信好人”5人,其中杨登峰、张贵祥2人入选第十期“平凉好人”榜,推荐上报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个,岗位学雷锋标兵1名,选典型、学典型已蔚然成风。在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下,崇信的乡风、民风、家风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生活力和持久动力,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着文明创建成果。

  “五城”同创优化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推动的是发展,是对一座城市全方位的评价,更是一座城市矢志不移的追求。喜看阳光新雨后,凝眸而望,崇信“五城”同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契合,既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是建设活力创新法治美丽幸福新崇信的有力支撑,“五城”同创的铿锵脚步坚定而有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绿色相融与共、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文明精神与健康体魄风骨相依,崇信发展的时与势已然不同于往昔,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新时代的大手笔描绘着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画卷。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