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新闻

记平凉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张建力

 2019/11/07/ 08:2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杨曼艺 文/图

仁心妙手 大爱无言

——记平凉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张建力

  本报记者 杨曼艺 文/图

张建力给病人看病。

  一走进平凉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让人立刻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与其他科室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的场面不同,这里能看到的大多数场景恬静而温馨——医护人员用耐心、细心和爱心帮助患者进行各种康复治疗和训练,尽最大努力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

  身上汗多不多?晚上睡眠怎么样?嘴里苦不苦……56岁的张建力脸上时刻带着笑容,亲切地问候每位上门来的患者,然后认真地把脉、问诊、开药或针灸、推拿。记者来到针灸康复科采访时,正遇见一名患者的家属前来咨询,他正耐心地解答疑问。据家属杨宗辉回忆,在2014年,他的老伴张秀莲患肺气肿,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后,到张建力这里来治疗。他一见患者就说,“病会好起来,你自己的心态也要放好。”患者住院期间,他常常去病房看望,慢慢地,经过张建力长期的治疗,病人的身体状况大有改善……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虽然都是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却饱含了一位医者的大爱。“我认为康复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不仅仅包含在医院的一些治疗,也贯穿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能够尽可能地让我的病人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是我的职责所在。”张建力说。

  扎根中医事业33年的张建力,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考虑到农村偏远地方的患者进城就医不方便,无论下班多晚都要坚持完成诊疗任务。他回忆道,有次中午临近下班,来了一位八十多岁的忠者窦生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肺心病。于是,张建力便放弃了吃饭和休息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才回家休息。后经过十余日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吸引平凉周边及固原、天水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

  三十多年来,除了日常诊疗外,他花费大量精力用于疑难杂症的钻研,在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研究方面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他曾先后发表论文四篇,主持完成市级科研成果三项,参与编写了《平凉市适宜技术手册》。获得甘肃省优秀针灸医师、省级针灸推拿大赛优秀奖、市级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当选为甘肃省风湿病学会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委员、甘肃省残疾康复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平凉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建力不仅是一位病人眼中的好医生、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更是医院科室管理的行家里手。他注重医师带教工作,在担任甘肃省五级师承教育第一、二、三批区级师承指导老师期间,带教下级医师20余人,手把手带教进修医师、实习学生300余人。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已创建成市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实现了科室管理的新跨越。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医者学无止境方能领略其精髓。张建力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敢于面对新领域的挑战。为此,他进一步钻研业务,刻苦学习,曾赴兰大二院、天津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尤其在针药并用治疗风湿病及中风后遗症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诊疗风格。他倡导的清热解毒、祛风化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益肾壮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理念,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

  多年来,张建力救助了一个又一个患者,为他们减轻病痛。他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带领科室发展壮大,用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医生的使命和仁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