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脱贫攻坚的“崆峒模式”

 2019/11/28/ 10:4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朱元军 宗瑛

脱贫攻坚的“崆峒模式”

——崆峒区脱贫攻坚综述

  崆峒区位于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甘肃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一川两塬,三大贫困片带,后劲乏力的现实无法回避。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下发《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六盘山东麓的平凉市崆峒区,正式进入国家扶贫大盘子。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集全民之智、聚全区之力、谋脱贫之路、施治贫之策,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1936平方公里的崆峒大地上打响。

  扶贫必先识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崆峒区用“显微镜”,共识别出贫困村105个、贫困人口4.89万人,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及时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并与国家统计局平凉调查队建立贫困人口收入动态监测机制,实现了扶贫对象管理精准化、动态化。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摸清对象后,崆峒区坚持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个策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整合投入资金23亿多元,保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本报记者 朱元军 宗瑛

  特色产业 鼓起群众“钱袋子”

  崆峒区以南部阴湿林缘区、北部干旱山塬区和泾河川区“三大贫困片带”为主战场,全区上下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全力以赴补短板,千方百计提弱项,倾心尽力惠民生,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彻底改变南部阴湿林缘区贫困落后现状,区乡两级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路为先、易地搬迁、旅游扶贫”的思路,全区累计建成通村硬化路825.2公里,贯通了南部山区麻武乡、峡门乡、大寨乡28个贫困村硬化路;新建集中安置点58处、搬迁群众2740户,在南部山区建成了麻武乡月明村、峡门乡四道沟村、颉岭村,大寨乡潘岭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大力实施“植绿、扩绿、厚绿”行动和“蓝天、碧水、洁地”工程,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废旧农膜回收站21个,新建(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12434座,建成美丽乡村60个、万村整洁示范村130个、“三清五改”示范户1.58万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北京启迪桑德公司对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全天候保洁,集中清运到海螺水泥公司协同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走出了“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环卫市场化、一体化运作路子。

  乡村成景点,青山变金山。在实现数万名贫困群众“住安全房、走硬化路、喝自来水、用稳定电”美好夙愿的同时,崆峒区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建成崆峒半山村落农家乐集中区、花所天源农业生态园、香莲观音殿休闲避暑园、白庙贾洼阳光采摘园等项目,崆峒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省养生旅游特色小镇”,西沟村等22个村被列为全省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77家,带动就业5120人,其中贫困人口2976人。

  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思路,大力实施富民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战略,建成万头养牛乡12个、千头养牛村77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5430户,肉牛存栏量达到18.7万头。引进中国农科院实施了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项目,成功承办了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全省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发展苹果、核桃、花椒等果树经济林12.4万亩、设施蔬菜2.5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4万亩;扶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1282户,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2%。

  龙头企业 打造增收“新引擎”

  崆峒区位于泾河上游,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年均气温9.2℃,年均降雨量524.7毫米,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尤其是白水、花所、柳湖、安国等川区乡镇,非常适宜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安国镇油坊村逸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广明,看着即将装车的西红柿、辣椒和松花菜,笑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村民对种植大棚蔬菜致富已经认可,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家。每户只要有一人稳定就业,就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聚指成拳力量大。作为全省6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之一的花所乡天源生态农业园,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业,到后来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再到如今打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平凉天源生态农业园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优,成功走出了一条“养精品牛、造有机肥、种放心菜、建观光园”的绿色循环农业新路子,累计培养周边乡镇各类产业技术工人230余人,辐射带动白水镇、花所镇境内6个村稳定脱贫30多户110余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崆峒区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扶持培育伊通牛肉加工、天源农业等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2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土地入股1.7万亩,入股分红2546户470.5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218户26.42万元;安排3108万元入股配股到龙头企业,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今年第一次为1562户贫困户分红169.5万元。持续做优“陇原月嫂”“泾水儿女”等劳务品牌,加强驻外劳务基地建设,建成劳务基地60个,累计达到394个,兴办“扶贫车间”2个,2013年以来年均输转劳动力7.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3亿元,其中输转贫困户5348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340万元。

  目前,崆峒区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政策,加大应急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贫困人口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农家书屋、“乡村舞台”“一村一场”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1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优势互补 走出扶贫“新路子”

  2017年12月崆峒区与天津市河西区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制定了三年行动规划,对接落实协作帮扶资金5459万元,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协作等方面项目17个,开展教育、医疗、农业科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培训300余人次;设立了崆峒区驻河西区劳务工作站、农特产品展销旗舰店,与天津市食品集团商贸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输转贫困户劳动力1603人次,与河西区相关单位和企业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完成消费扶贫2190.36万元。

  全区动员引导平凉城建集团、鑫新公司、金伟源、惠丰、金宸等27户企业,在11个乡镇24个贫困村投入资金3.7亿元,动员105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赠等活动44场次,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和“政协委员在行动”等活动,各方帮扶力量同向发力,构建了良好的大扶贫格局。

  与此同时,崆峒区还实施了14个联村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工程,带动97个贫困村村集体实现稳定收益。通过“政府补助+农户自愿”方式,为17833户农户办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防范和降低了农业产业风险。在全区新增卫生保洁员、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2307个,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越是接近目标,就越需付出艰苦努力。崆峒区始终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造血”功能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从观念更新、技能培训、面貌提升入手,改进和创新帮扶方式,让贫困群众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党建统领 指引发展“新航向”

  攻之愈深、其事愈艰。围绕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崆峒区一次次的研究分析、一回回的压力传导、一场场的正风肃纪、一轮轮的聚力攻坚,崆峒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刻也不松懈,朝着全面奔小康的既定目标,正在接续上演着一场以“改进作风”为突破的高质量、精准化的脱贫攻坚战。

  围绕健康扶贫、项目建设、产业扶贫、就业创业等重点扶贫领域,崆峒区主要领导坚持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调度扶贫工作。各级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累计进村入户13.4万人次,帮助乡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264项,宣传政策6071场次,反映民意4613条,解决急难事2053件,化解矛盾纠纷2736起,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全区大力实施以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头人和群众致富带头人为重点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培养“三个带头人”队伍1866人,先后提拔、交流干部392名,树立了“重基层、重实干、重实效”的用人导向。区上每年落实500万元专项经费,区级留存党费至少10%用于支持贫困村党员创业带富培训项目,有效增强了贫困村发展后劲,实现了党组织“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有机结合,探索出了“支部盯着脱贫走,贫困户跟着支部走”的新模式。

  “新征程上,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做,齐心协力干,必将迎来‘坚冰深处春水生’的新机遇,开创‘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天地。”平凉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如是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梦想开启新征程。50万崆峒人民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正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创造新辉煌。脱贫路上的“崆峒模式”,已被历史地复制和放大,将再次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