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静宁县

静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要内外兼修

 2019/12/04/ 08:39 来源:平凉日报 静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胡生平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要内外兼修

  胡生平

  今年以来,静宁县坚持把“面子”和“里子”结合起来,给环境“洗脸”,为素质“洗礼”,对产业“洗牌”,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呈现出内外兼修、神形兼备的良好态势。截至10月底,全县建成户用卫生厕所5610座,创建省级“清洁村庄”示范村55个、“万村整洁”示范村47个,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580吨,清理河塘沟渠2473公里、村内水塘152口、村内淤泥3010吨、农业生产废弃物710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效明显。

  基础设施滞后依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瓶颈制约。对此,静宁县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整村整建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工程,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衔接,同步开展粪污处理。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乡镇)处理”的收运处置模式,加快推进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乡(镇)垃圾处理能力,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纵深推进“风貌革命”,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三清一改”,创建干净整洁有序的“清洁村庄”示范村。依法开展“拆危治乱”行动,拆除危房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圈及残垣断壁,治理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广大村民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受益者,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设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对村民素质的“洗礼”。静宁县引导广大农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加快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村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气;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要求、共识、成果写入村规民约,探索制定乡风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道德讲堂、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以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农村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静宁县同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农业产业的“强”带动农村环境的“美”。创新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大力推广粮畜果一体化、小流域治理与产业开发、“草一畜一沼一果菜”等循环模式,加快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和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全面推广应用降解地膜,推进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全面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厚植经济资本,最终实现经济支撑农村美丽。

  今后,静宁县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突出“三大革命”“六项行动”,到2020年,全县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和处理体系实现100%全覆盖,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创建“清洁村庄”省级示范村60个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率达到65%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35%以上,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坚实全面优质的生态基础。 (作者系静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