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崆峒区新庄湾村的新变化

 2020/01/21/ 08:0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李玉成 李芳芳

新庄湾村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李玉成 李芳芳

  1月13日下午,冬日阳光下的崆峒区南部山区,阳面山上的雪开始一点点地融化。

  上杨乡新庄湾村糜家湾社的移民安置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见到村民马小平时,他正在家休息。看见记者一行,老马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

  “现在住得好了,路通了、水进户了、太阳能路灯也装上了,还用上了卫生厕所。”一坐下,老马就说起新变化。

  “以前,住的地方没法说,一下雨坡陡得从沟里上不来,出行非常不方便。现在好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出去买东西骑摩托十几分钟就能进城。走的全是硬化路。”说起这些,村民李海金感同身受。这几年,他一直在附近的唐庄石灰厂打工,骑自行车上下班。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以前路没硬化的时候,下坡人骑车,上坡就变成了车“骑”人。

  孔政平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据他回忆,2017年刚来时,糜家湾社村民不是住在山卯卯上,就是住在沟边边,居住分散且出行极为不便。2018年,村里经过再三对比,选中了新庄湾这块向阳、避风、交通方便的“宝地”,依托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496.694万元,集中修建了22户小康屋,圆了92个贫困群众的安居梦。

  我们从老马家出来,沿着村道一路向前,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小康屋,气派极了。

  “政策好得很,我掏了不到1万元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曾担任多年社长的陕付虎,又引我们到他家去看。

  去年房子修好后,他第一个搬进了小康屋。得益于思路活、有魄力,陕付虎靠养牛、贩牛脱了贫。“你们看这里多好,视野开阔、亮堂、暖和,离城只有10里路,站在大门口朝南看,平凉城就在眼皮子底下。”

  如今的新庄湾村,村容村貌变美了,交通出行方便了,那么,发展后劲从何而来?

  孔政平笑着告诉记者,通过后期产业发展扶持,搬过来的群众,根本不用愁没有挣钱门路。

  新庄湾村有养牛传统,以前平均每家至少养着3头牛,10头牛以上的养牛大户有18家之多。为了解决村民发展后劲乏力的问题,糜家湾社移民安置点项目按户配套修建了22座养畜暖棚,每棚养10头牛,总共能容纳220头牛。

  除此之外,外出务工也是新庄湾村年轻人挣钱增收的主要途径。村里225户918人,有一半人在外从事建筑业和餐饮业。

  老马的儿子儿媳,在灵台县什字镇卖凉皮,人勤生意好,把两个孩子都接到身边念书了。老马被村上聘为保洁员,每月也能拿600元工资。

  “还有林补等各类补贴,村民也能领些钱。”新庄湾村村支书马继成说,这两年,很多扶贫政策都向新庄湾倾斜,比如光伏扶贫项目,通过流转土地,村民可以参与分红。借助政策,村上还修了党建文化广场和民俗文化展室。

  “和周边其他村子相比,新庄湾村得到的实惠最多。”看着眼前漂亮的新村庄,陕付虎感慨地说,真是托了共产党的福,我们才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