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平凉市广大医务人员全力奋战抗疫一线

 2020/02/20/ 09:51 平凉日报 记者 赵育娴

冲锋在前,他们义无反顾

——我市广大医务人员全力奋战抗疫一线

  本报记者 赵育娴

  2月12日下午,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平凉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关某从崇信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

  从关某确诊入院到治愈出院,崇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杨会平和其他14位治疗小组成员,已经在医院隔离病区持续奋战了17天。

  爱人身体不好,去年年底刚做完化疗,杨会平本打算春节期间有空多在家陪陪妻子。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接到任务后,他没有犹豫,成为首批进驻医院隔离病房救治团队的一员。

  不仅是杨会平和崇信县人民医院的救治团队。记者了解到,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目前,全市已有840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疫情,坚守是医者初心的召唤。

  无论在武汉抗“疫”的前线,还是在平凉疫情防守的阵地,连日来,所有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在超强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坚守着。他们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用自己的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医者仁心 他们坚守救治一线

  “救护车进来了!”

  “做好接收病人准备!”

  2月13日下午7时许,平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外,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做好了一切收治准备,耐心等待着今天转入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在病房外的转诊交接区域,救护车刚刚停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巨晓东第一个走上前去,和其他大夫、护士一起将病人送入病房。

  为了工作需要,一旦穿上防护装备,巨晓东要在隔离病区待上至少六个小时,在开着暖气的病房里,往往从刚穿完那一刻起,汗水就冒了出来。

  “针对确诊病例全部转入,我们及时充实医疗救治力量,分设疑似组和确诊组两个诊疗组,每组配备医生4人、护士6至8人,分四个班次实行24小时不间断救治。”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组副组长、感染科主任芦静平告诉记者。

  从“非典”到“甲流”,再到如今的新冠肺炎,58岁的芦静平经历过不少重大防疫。她告诉记者,所有的医护人员从进入隔离病区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接受隔离观察,即使下班,也只能在固定的宾馆进行集中隔离休息。

  “我们加强队伍配置,完善应急预案,多次开展应急演练,分别成立了中、西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和救治梯队,实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同时,对所有患者情况每天上报兰大二院邀请专家会诊。”市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黄应龙介绍。

  不仅是救治确诊病例,作为市级确诊病例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分别设立两处体温筛查点、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其他科室及医护人员正常上班,同时开展各项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预检、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就是最前线的战士,工作任务很重。”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晓丽说。

  引起发热的原因众多,既有普通感冒,又有流感、细菌性肺炎等,当然也包括了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抽调全院骨干力量,积极协调物资配备,严格规范诊疗程序,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大家的确非常辛苦,但在重大疫情面前,门诊的医护人员责无旁贷,必须站好第一岗。”刘晓丽告诉记者。

  负重前行 他们筑牢防控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人人避之不及,却有一群人,每天都有直面病毒的风险,这便是平凉市疾控中心的一线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中,他们既要与确诊或疑似病例面对面接触,还要直接与病毒“交手”。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主任医师张有良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几乎每天都靠泡面填肚子。

  作为有着30年“战斗”经验的疾控专家,张有良参与过各类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17年前,因为连续多日坚守抗击非典一线,他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也获得了省委授予的“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对确诊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挨个采样,在三级防护的标准下检测病毒……张有良向记者介绍,在抗击传染病流行的战斗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诊断、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隔离、被污染环境消毒。五个环节中,除了救治由临床医生承担外,其余四个环节,疾控人员都是主力军。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每位确诊患者的背后,都能‘揪’出一批需要隔离观察的人群。”市疾控中心传防所副所长、流调队队员胡玉琨告诉记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哪儿有病人或疑似病人,胡玉琨和他的同事们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他们不分昼夜,直接面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任由汗水浸湿衣服,长期佩戴的护目镜和口罩捂得面孔浮肿泛白,却一刻也不敢耽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做好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疫情处置组、实验室检测组、综合协调组等6个工作组,防控一线人员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驰援武汉 他们直面场场“硬仗”

  六七个小时下来,脱掉防护服,摘掉口罩和面罩,李宏亮和同事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鼻子、额头等部位满是红印,而双手也因长时间的汗水浸泡,皮肤变皱颜色发白。

  作为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平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宏亮已经在武汉“战役”一线奋战了20多天。

  2003年非典时,正值高考的李宏亮被当时很多医护工作者的事迹所感动,在填报志愿时执意学医。17年后的春节,疫情来袭,他“先斩后奏”,没和家人商量便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先后在传染科和重症医学科工作,专业对口,驰援武汉义不容辞。”提起请战支援武汉的初衷,李宏亮说。

  2月7日,李宏亮被抽调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协和,面临的都是本来就有基础病的危重病人,工作量比之前更大,责任和压力也更大了。

  为了避免穿上防护服后上厕所,只要当天有班,李宏亮都提前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就算吃饭,也只吃鸡蛋馒头等主食,一直等到下班回到驻地后才喝水。

  从李宏亮休息时的驻地到医院有一段距离,上下班有通行车接送。但李宏亮尽量提前出门,步行或跑步前去,他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坚持锻炼。

  “有个好身体,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病人。”李宏亮说。

  不仅是李宏亮,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平凉先后已有29位医护人员参与甘肃省驰援湖北,数百名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主动递交了请战书。

  在这个“谈疫色变”的特殊时期,他们主动请战、驰援湖北,勇敢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全力守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