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灵台县

灵台:家门口当起“工薪族”

 2020/04/16/ 15:44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姜慧仁

家门口当起“工薪族”

  平凉日报记者 姜慧仁

  4月14日下午,记者见到余秀梅时,她和乡亲们正忙着给有机苹果疏花。舒适的天气,温暖的阳光,大家伙干得很是起劲。

  56岁的余秀梅,是灵台县什字镇李家庄村人。前两年大儿子组建了小家庭,剩她和老伴、尚未成家的小儿子生活在一起。余秀梅现在有个大心愿,就是多挣钱给小儿子娶媳妇。可这是一笔大开支,光靠丈夫和小儿子打工还不行,她也想尽一份力。

  “让我在家门口捡了个宝,在公司干活很方便,从家里走到地里才400多米,一月收入1500元以上。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余秀梅开心地对记者说。

  余秀梅打工的公司叫甘肃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灵台县招商引资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灵台县重点培育的劳务产业基地之一。据了解,公司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分三期打造有机苹果示范、农产品深加工与旅游观光采摘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园区。

  公司总经理闫立刚告诉记者,如今已建成5530平方米的厂部与有机苹果示范园和旅游观光采摘园4059亩,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良好。二期工程于2018年10月开始实施,计划建成万吨气调库、4500平方米研发中心各1座,包装箱、发泡网、果袋及塑料筐生产线各1条。

  “公司按照‘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灵台模式’,紧紧依靠镇村党组织,充分对接劳务公司,推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便输转,灵活多样就业,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闫立刚说。

  什字镇党委书记王小龙向记者介绍,为了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什字镇富康劳务产业党总支,在28个村成立了劳务产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和组织优势,结合“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对全镇劳动力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建立信息档案,利用“灵台智慧劳务”信息管理平台、劳务微信群等载体发布务工信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和劳务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和农村劳动力务工难的问题。

  “公司现有长期务工劳动力247名,其中贫困户劳动力85人,2019年共支付劳务工资36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什字镇富康劳务公司总党支书记马文瑞介绍。

  据介绍,灵台县还通过积极搭建便民务工平台助民增收。2018年2月注册成立了灵台县聚力劳务公司,采取公司化运营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有效保障产业发展。公司根据企业季节用工需求,发布用工人数、岗位、要求、薪资报酬等信息,并依照要求组织村民务工,为公司和村民务工搭建了一条便桥。同时,公司间签订了输转协议,不断规范劳务输转,签订用工合同,开展技能培训和对接输转,形成了劳务报酬有保障、劳动争议能协调、劳动伤害可处理、法律援助有维护的机制,让贫困群众务工能定心,报酬有保障。

  马文瑞还介绍,公司采取岗前培训、计时计件、划定区域等弹性用工办法,探索建立了随时有活干、随来随就业的用工模式。对于距离较远、上下工不方便的贫困户,公司安排专车接送、提供中午简餐、搭建临时休息区、办理人身意外保险等人性化关怀措施,为贫困户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吸纳好、培训好、保障好贫困村民务工,形成了就近就便、灵活多样、日清月结、不拖不欠的灵台劳务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务工挣钱、持家种田、尽孝助亲三不误。

  闫立刚告诉记者,当前公司日均用工200人左右,高峰期可达400人,吸纳周边3个乡镇1200户贫困户财政专项扶贫配股资金960万元,户均年分红960元左右,流转628户村民土地4059亩,户均增收3400元,产生出村民就近务工创收、入股分红增收、土地流转稳赚的多重富民效果。

  “开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齐翔农业科技公司3月1日才复工复产,在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同时,招收180名村民务工,就近的村民有62名,随着果园管理需求增加,用工也会越来越多。”闫立刚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