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崇信县

筑牢“绿”堤护青山——崇信县推进民生水保工程建设见闻

 2020/07/09/ 16:24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赵富生

筑牢“绿”堤护青山

——崇信县推进民生水保工程建设见闻

  平凉日报记者 赵富生

  仲夏时节,从空中俯瞰崇信大地,绿树环抱群山,梯田如链似带,昔日的瘠坡荒地变成沃野良田,呈现出一派阡陌纵横、林茂粮丰的新气象。

  山乡“蜕变”的背后,是崇信县委、县政府“咬定青山”矢志不移的治理决心,是该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秀美山川的不懈努力。

  全民参与共绘家园

  崇信县地处陇东,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梁峁和山坡上分布的黄绵土不保墒,不耐旱,遇到汛期林田和耕作道路损毁严重,水土流失的问题成为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困则思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的大寨精神在崇信轰轰烈烈的展开,千家万户“一条心”,用锄头、铁锨和手推车修出一片“新天地”,当地群众称之为“改土”。

  人心齐,泰山移。今年58岁的黄寨镇黄寨村党支部书记肖罗通清晰地记得,自己12岁时就参与到全村“改土”大会战中。“那时候没有机械,全凭人力劳作,有时候一个山头2000多亩‘改土’任务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拿下来。”

  40多年来,固土保水生态工程仍在延续,一代代崇信儿女继承优良传统,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项目带动连片治理

  随着国家和省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相继实施,县域水土流失治理迎来新机遇。据县水保局局长班文魁介绍,2016年至今,县上先后争取实施水利部农业综合开发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18项。

  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崇信县把项目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体谋划,充分发挥水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把好事办实?确保项目建设不走样,不“缩水”。“每个项目标段划段包干、责任到人,实行包质量、包进度、包资料管理的‘三包’责任制。”班文魁告诉记者,县上研究制定了《崇信县水土保持站考核办法》《崇信县水土保持站项目建设工作制度》等制度办法,严格执行周通报、月调度制度,项目实施接受群众监督,所有建设项目均在省、市、县要求的时限内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截至2019年底,该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0.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90.9%,新修梯田30.36万亩,全县梯田化水平达到85%。

  留住青山拓开富路

  “山台地平整的和川地没什么两样,种玉米亩产在1500斤-1800斤,一亩地比过去增产500多斤呢。”新窑镇赤城村梁改成高兴地说。

  一个个水土保持项目造就了绿水青山,也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该县积极争取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工程项目支持,实施了黄花乡黄花塬菩提树景区道路砂化、道路排水渠整修、塬边沟头回填、栽植绿化树等水土保持工程,修建贯通黄花塬娑罗树景区道路1.75公里,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功能。

  治穷亦致富。班文魁表示,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全县累计栽植梯田花椒1000亩、核桃1470亩、种植饲草苜蓿1100亩,形成了“梯田+油用牡丹”、“梯田+经果林”等特色产业模式,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