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静宁县

静宁:这个女兵不一般

 2020/07/14/ 14:48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姜慧仁

这个女兵不一般

  平凉日报记者 姜慧仁 文/图

  在今年6月18日甘肃省军区组织的民兵教练员“三项比武”竞赛活动中,一位24岁女民兵斩获2枚金牌和1枚银牌,在广大民兵中传为佳话……

  甘肃医学院大二学生马娟霞,2016年入伍,在部队期间表现突出,曾获优秀士兵、嘉奖等3次。2018年退伍复学,现为静宁县基干民兵、民兵教练员,在6月份举办的2020年甘肃省军区“三项比武”竞赛中,马娟霞表现不俗——斩获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全能、室外实操教学单项第一和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单项第二)。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从“白衣天使”到“霹雳女兵”

  5年前,老家在静宁县雷大乡的马娟霞考上了甘肃医学院,就读中医药学系。她学习刻苦、积极上进,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是学生会领导骨干,多次获得学校及年级组的表彰。2016年5月份参与甘肃“红丝带”志愿者服务组织,获得了甘肃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大二那年,她满怀一腔立志报国的热血,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空军女战士。

战术训练。

  在新兵营期间,由于训练刻苦表现突出,她多次荣居“光荣榜”。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铁丝曾划破她的迷彩服,扎进背部肉中,但她依旧一声不吭地坚持爬完全程,不拖连队后腿。她在心理和生理的各项极限挑战下,变得更加坚强成熟,没有怨言。因为她知道,作为一名当代战士,必须要有韧性和耐力去承担一切,她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大学生女兵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个男兵我都佩服她,她没有凭颜值,而是靠才能去拼搏。”同年兵孙宇轩说,训练中,她的膝盖积液那么严重,还能小脸煞白地冲在前面,新兵考核中她第一个到达5公里终点,过线没跑几步就晕倒了,让好多战友既心疼又敬佩!

  从“软妹子”到“女汉子”

  2018年9月退伍复学的她,在接到县人武部组织参加全省民兵教练员比武竞赛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强化训练的参赛队伍当中。

  刚开始,许多不了解情况的队员还把她当成集训队的“啦啦队员”。可深知爱拼才会赢的马娟霞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在训练场上的表现超出战友们的想象,她的身上丝毫没有普通女生娇弱不堪的样子,她与同年兵一起拼搏、竞赛,就是10多年的老兵,她也敢较量一下。

马娟霞获奖留影。(资料图片)

  民兵教练员比武,比的不光是个人军事素质,更多的是民兵组织与教学训练的能力。相较于其他军旅生涯达数十年的老兵,马娟霞在军事教学上难免单薄,但她坚信勤能补拙,操课时练、休息时练、随时随地练……炎炎烈日下,她和其他男兵一起汗流浃背,在匍匐训练时双肘磨烂血肉模糊,血渍汗渍渗出衣服,胳膊、手掌、膝盖常是旧疤加新伤;四会教练员示范时,常把嗓子喊哑,粗声壮语,如同男兵一般;她白天参加完高强度的室外训练,晚上加班背理论、学课件。由于比武是在众多课目中随机抽取,所以每个课目都不能拉下,从战场救护到战术动作,从武器常识到射击训练,每个课目都要入门、精通。

  “训练真的很累,但看着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我都偷偷哭过。”马娟霞说,没有压力哪能有动力,为了争第一自己也只好拼了。

  渐渐地,男队员们不再把她当成“软妹子”,称呼也从“小霞霞”变成了“马班长”。

  比武赛场大展风采

  今年6月18日,在甘肃省军区民兵教练员比武竞赛颁奖仪式上,这个90后小姑娘三上领奖台,胸前挂上了两金一银的奖牌。

  这次省军区民兵教练员比武,主要围绕教练员“四会”,设置了室内理论教学、室外实操教学、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等多项内容,要求每名参赛人员均须完成。

  赛前,马娟霞暗下决心,一定要夺金牌!

  室外赛场,马娟霞选了单兵战术基础动作。上场时,她那比男民兵更显矮小的小身板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洪亮的嗓音、自信的口令、熟练的军语,让这个女兵在40多名男民兵参加的比武中大展风采。

  在室内理论教学和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比武中,只见她深吸一口气,静静地把集训时学到的课目通过小小指尖轻松准确地敲在电脑屏幕上。

  成绩出来了:单项1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1个第五名,综合成绩第一名!凭借她的出色发挥,也为平凉军分区争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结果让其他选手目瞪口呆。

  比武结束,马娟霞随集训队回到平凉,军分区组织了欢迎比武英雄凯旋仪式。“红装从未负韶华,小马奋斗展风采!”军分区司令员韩鹏夸赞。

  “得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7月9日17时,在甘肃医学院,刚参加完毕业考试的马娟霞对记者说,她当兵两年,许多课程现在重学感到有些吃力,但她要把比赛中那股劲使出来,再拼出个学习上的金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