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崆峒区

决战脱贫 筑梦小康——平凉市崆峒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20/07/16/ 15:46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李玉成 赵育娴 张保勤

决战脱贫 筑梦小康

——崆峒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无人机拍摄的崆峒区麻武乡月明村新农村。 张保勤 摄  

  平凉日报记者 李玉成 赵育娴 

  草木茂密,牛声哞哞。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一处河川地带,数十头母牛陆续回到牛棚,董天明开始忙碌起来。 

  56岁的董天明是麻武村店子社贫困户。从去年开始,作为崆峒区萌牛牧业养殖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靠着分到的配股和在基地务工,他每年有了两万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崆峒区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区,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之一。2013年,这里像董天明一样的贫困人口达4.89万人,贫困发生率14.9%。 

  “决不能让贫困阻挡发展,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崆峒区把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保障公共服务为关键,向贫困发起总攻,步履铿锵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脱贫之路。 

  2018年9月,作为全省首批6个脱贫县之一,崆峒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截至2019年底,累计实现105个贫困村、1.2万户4.88万人脱贫退出,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4%。 

  一个个数据,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更是崆峒区上下奋斗逐梦、向贫困亮剑的真实写照。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勤劳肯干的崆峒人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

  产业驱动,提升致富“造血功能”

  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的麻武乡,山峦环抱、沟壑纵横,是全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沟深路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特征,在麻武村几乎都能找到,大山里的百姓一直“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 

  “我们这里的群众,以前就有养牛的传统,但因为住的太偏远,牛卖不上好价钱。”麻武村村支书韩爱军说。 

  韩爱军没想到的是,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各级扶贫资金,短短几年,由他牵头创办的萌牛牧业养殖合作社建立起投资530万元的繁育基地,仅今年5月,合作社就卖出了36头牛,收入70多万元。 

  “发展产业扶贫,重在群众受益,持续稳定是关键。”麻武乡党委书记秦永成告诉记者,萌牛牧业养殖合作社吸纳了全乡246户农户入股,其中贫困户210户,预计年底可创收200万元左右。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引导群众用土地、肉牛、资金、生产工具入股,带动形成了“股份合作、保底分红、长期受益”的脱贫带贫机制,去年发放分红资金27.2万元。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拔穷根,从“输血”变“造血”,发展产业是根本。  

  花所镇寺沟村贫困户张长文就是产业项目实施的受益者。今年66岁的他在家门口蔬菜基地打工修温棚,每天100元的工资加乡上配套给贫困户的10元补贴,张长文对自己的收入满意极了。  

  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肉牛、果菜等多元富民产业,崆峒区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9.2万头,出栏量8.9万头,苹果、花椒、葡萄、樱桃等果树经济林种植量达12.4万亩。 

  围绕创建泾河川区国家级蔬菜产业园,崆峒区发展设施蔬菜2.57万亩,播种蔬菜22.4万亩,牛果菜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7.3亿元、1.6亿元、3.5亿元,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2%。 

  强化基建,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搬迁前,贾付青住在峡门乡白家山村的深山坳里,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贾付青的记忆里,打小“离开大山”话题就被村里人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的孩子都长大了,大伙还生活在山上。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贾付青开始下山打工,去过城里,远走新疆……不管走多远,日子依然宽裕不起来。

  2016年,贾付青所在村子真的实现了集体搬迁。 

  住进新居,贾付青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变。和过去封闭、狭窄的生活环境不同,如今的村庄水电通畅,贾付青在养牛的基础上又发展起土蜂蜜产业,通过“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他随时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目前已经养了50多箱蜂,年保守收入能达7万元以上。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崆峒区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区危房改造率达到100%。通过易地扶贫搬迁,2298户1万余名群众彻底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行政村道路硬化(铺油)全覆盖、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如今,崆峒区曾经的贫困家庭普遍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农村安全饮水达到100%。 

  全面实施村级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广场、农村敬老院等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崆峒区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延伸覆盖,建成联村式光伏扶贫电站14个,带动97个贫困村村集体实现稳定收益。 

  根据部分贫困乡村地域相连、情况相似的实际,崆峒区打破村域、地域界限,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整流域推进工程,以路串点,以点连线,全力推动整流域整片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共建共享,突出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凝聚合力,形成帮扶“拳头效应” 

  房修了,孩子上学也供出来了,崆峒区花所镇寺沟村贫困户朱粉琴的愿望,就剩给儿子攒钱娶媳妇了。 

  “每月工资2000元,就算在疫情防控和春节时候,也能正常上班保证收入。”朱粉琴说。 

  今年是朱粉琴在花所镇天源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采摘棚里干活的第四年。离家近、收入好、还能学技术,是她在家门口务工的感受。

  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天源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领办了4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3200亩产业化设施蔬菜基地,带动周边210户群众参与发展产业就地输转,稳定解决就业112人。 

  稳脱贫、不返贫,提高脱贫质量是关键。  

  实施富民产业、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帮扶协作、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六大巩固提升工程”,崆峒区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崆峒区全面推广“国有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或产业大户+农户(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土地入股1.7万亩、资金入股559.3万元、固定资产入股(折价)1058万元。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扶贫农场’和村史馆,同时,继续实施‘政府+高校+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让每个贫困户都有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兰州大学派驻峡门乡白家山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笳舟说。  

  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崆峒区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多位支撑相互促进的大扶贫格局。 

  抢抓省、市部门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机遇,主动加强与天津市河西区对接互访,崆峒区争取协作帮扶资金871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8个,纵深推进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 

  “扶贫关键是扶智,要让贫困群众学到真本事,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崆峒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崆峒区先后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5.39万人次,实现了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开足马力、斗志昂扬,50万名崆峒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