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庄浪县

脱贫摘帽看庄浪

 2020/08/12/ 08:27 平凉日报 记者 刘英娜

脱贫摘帽看庄浪

  1964年,庄浪县开始大搞梯田建设,历经34年艰苦奋斗,把百万亩陡坡地修成了百万亩水平梯田,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铸造了“庄浪精神”。

  此后的30多年,庄浪县先后被列入甘肃“两西”建设重点县,国扶贫困县,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范围。

  贫困的帽子戴了太久……

  平凉日报记者 刘英娜

  每日甘肃网8月12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庄浪人民接续接力攻坚奋斗,通过产业提升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了产业发展的“庄浪模式”。五年来,庄浪县累计脱贫3.13万户、13.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73%下降到0.75%,连续多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评估考核中位居前列。 

  2019年,庄浪县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补短板强基础 安居才能乐业

  “花一万元就能住一院新房,这事谁敢想?”搬进新居两年,郜仰东依旧觉得兴奋,一次搬迁,彻底解决了几十年住土房、走土路的难题。

  住房安全有保障,既是硬性指标,也是实际需要。

  2016年,庄浪县南湖镇开始实施陈庄移民搬迁项目,计划将13村76户324名有住房安全隐患的建档立卡户,全部搬迁至精心规划的移民新村,并配套修建了蔬菜大棚,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两年后,郜仰东和乡亲们陆续搬进了移民新村。宽阔漂亮的新广场,干净笔直的硬化路,结实亮堂的新房子,这次搬迁,击碎了郜仰东对贫困的恐惧,也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他把蔬菜大棚入股到种植合作社,把政府的投牛入股到养殖合作社,每年领取分红,自己去镇上卖菜挣钱。自打搬了家,孩子走路十多分钟就能到学校,妻子不用再去镇上租房陪读,父母能吃上热乎饭,地里的庄稼也不耽误。

  在庄浪县,像陈庄移民新村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已建成42处, 1769户7890名群众搬进了新居,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3户6326人,搬迁入住率100%。

  五年间,全县累计改造危旧住房38992户,兑付补助资金4.2亿元,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彻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县上还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各类政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加大农村路、水、电、房、网等基础设施改善力度,配套产业发展设施,让群众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席河村的脱贫户席丁相家的小院里,菜园红绿相间,花园争奇斗艳,院子里几只红嘴雁悠闲踱步,天空中一群鸽子展翅盘旋。上房装修古朴,满屋墨香,连摆在桌架上的装饰品,都是精美的扇面。

  “以前是土坯房,墙上的缝子少说也有5公分,早就想修,没钱啊。”席丁相比划着,2017年,他享受到了危房改造的2.2万元补贴款,又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推倒重建,才有了现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房子和充满生活情趣的院子。

  穷,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战胜贫穷的心气。

  安全的房子,良好的环境,优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犹如强心剂,让郜仰东对脱贫充满了信心,也让席丁相的爱好有了施展空间,更让全县3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了后顾之忧,有了发展的底气。

  破难题闯路子 产业必须先行

  水洛镇吊沟村是庄浪县14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为什么叫吊沟?因为以前人都住在沟边边上,一下雨半截子腿都是泥,到沟里去担水,刮回来的都是泥糊糊……”65岁的老党员李志忠打开了话匣子,但他更愿意说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和让他受益的“三变”改革。

  “种1亩小麦收入500元,10亩5000元,耗着家里两个劳力,仅能填饱肚子,这就导致不少群众外出打工,撂荒了土地,浪费了资源。”村支书李兄里开始算账,“三变”之后,群众的土地入股到村里的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到庄浪县农发公司。前5年,每亩地可分红300元,从第6年开始,果园开始挂果,每亩地可分红780元,群众不出一分钱,不出一分力,10亩地每年能分红7800元,还可以在果园务工,再添一份收入。

  吊沟村有养牛的传统,政府就投牛给群众,有牛棚有技术的可以自己养,没有条件的可以交给村里的养殖合作社代养,还可以将每头牛折合成7000元钱,通过合作社,资金入股到县农发公司,每年按比例分红700元。

  通过土地、资金、投牛、劳务、集体、技术等方式,全村148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到合作社参与分红。目前,全村已养殖平凉红牛710头,发展苹果2800亩,种植饲草400亩,建成设施蔬菜塑料大棚31座,基本形成了果畜肥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户均增收达到8000元以上,人均增收近2000元。

  2019年,吊沟村实现整村脱贫,成功实践了“庄浪模式”。

  庄浪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攻坚难度大。如何破解关键性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庄浪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于2017年8月提出了“整体工作党委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脱贫攻坚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把“三变”改革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探索构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被省委省政府总结为“庄浪模式”。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庄浪模式”这种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产业扶贫模式,不仅让庄浪县撕掉了长期以来的贫困标签,还被归纳、总结、推广,并让庄浪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殊荣。

  重实效展未来 共同奔向小康

  新冠肺炎疫情,推迟了很多人春节后外出务工的日程,看着日渐焦躁的儿子,吴琳琳拿出4000元给他,儿子愣了神,没想到自己会有被75岁的老母亲接济的一天。

  “活到七十几了,成了产业工人,还挣上了工资。”吴琳琳很珍惜在吊沟村宫灯制作扶贫车间的工作机会,春节前是灯笼制作、销售的旺季,她和工友一起加班赶制订单,两个月就挣了6000多元。

  “不出村,有活干,轻轻松松把钱赚。”这是扶贫车间展示大厅墙上贴着的一句话,也是创建人宋小霞的初心。“我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受够了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也知道农村妇女生活的艰难,现在有能力回来做点事情,就希望乡亲们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2019年,宋小霞瞅准灯笼制作行业,创办庄浪丰农工艺有限公司,政府为她协调解决了场地,在全县6个乡镇建起了扶贫车间,目前已经吸纳460多名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220人,月均工资2000多元,最高的能拿到4500元。

  这一年来,通化镇陈堡村建档立卡户陈满船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自打村上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他就开了一家百货商店,旺季时一天的流水就有2000多元,“我这是沾了旅游的光,才能脱贫。”

  陈堡村地处关山林缘区,是庄浪县深度贫困村之一。2018年,依托“陈家洞”景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享受采摘之喜、体验农耕之乐、观赏乡村之美。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600多辆车,两个停车场全部停满,连村部前面的小广场都成了临时停车场。”村支书张万录说,景点不收费,既为聚人气,也为鼓励消费,这样才能把实惠落在群众的口袋里,让大家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

  两年间,从穷山沟到旅游村,从贫困村到示范村,陈堡村的变化有目共睹,乡村发展的红利人人可享。

  五年来,庄浪县196个贫困村各项指标均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574.56元,增加到2019年的6193.4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回头看,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不退缩,庄浪人民的履历上留下了生生不息、艰苦奋斗和敢为天下先的铿锵步伐。

  往前走,来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脱贫摘帽将成为庄浪人民开启新生活的新起点。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