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庄浪县

庄浪:红红的灯笼 火红的日子

 2020/09/10/ 12: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魏真如

庄浪:红红的灯笼 火红的日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魏真如

  来到庄浪县美丽乡村、旅游景点、民俗展馆,远远望去,一盏盏红红的宫灯,色彩鲜艳,喜庆大方,高悬于门庭梁上,飞临于屋宇之下,充溢着浓郁的中国风。

  这些宫灯,是当地扶贫车间妇女们纯手工制作而成,在庄浪县仅仅作为展品或景区点缀,大部分作为订单产品销往省外。

  在风景秀丽的韩店镇石桥村,工艺品展厅里,宫灯各式各样,做工精美,争奇斗艳,令人赏心悦目。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串骨架、绷灯笼、缝制灯面、打灯笼套、糊制灯身、晒灯笼,一只小小的灯笼也分工细致,需要多道手工制作流程。

  在宫灯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车间,两位年纪稍大的妇女正在灯座下面粘贴金色的流苏穗子,两人干得很起劲。徐润弟告诉记者:“今年3月我刚来时,都不好意思说我的年龄,我今年73岁了,怕老板嫌我年纪大了,不要我哩。老板看到我手底下麻利,就让我啥时候愿意来就来干,活按件计算。”

  徐润弟家是建档立卡户,大儿子在华亭打工,大儿媳在工地上做厨师;小儿子在庄浪县城打工,小儿媳这些天忙着给在县城上学的孩子做饭,“儿孙们都有事干,我也不能闲着,除了国家每个月给我100元养老金,我来做宫灯,还能给家里多添些收入。”徐润弟乐呵呵地说。

  一旁的王巧巧现年63岁,也在粘贴流苏穗子,她说:“这里打工很自由,有时候顾不上来,就把原料拿到家里去干。这活简单,与农闲时掐麦秆差不多,但比掐麦秆的收入多好几倍。”

  石桥村宫灯加工巾帼扶贫车间,是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小霞投资50万元建成的第三个“互联网+”式扶贫车间。“来这里打工,年龄最大的75岁,员工实行弹性上下班时间,工资按件计发,六七十岁的农村妇女也能月收入1600元左右。”宋小霞介绍。

  记者来到郑河乡上寨村,扶贫车间里欢声笑语,一派火热的加工场景。妇女们或独立制作,或互相协作,手指间麻利加工,言语间打趣说笑,好不热闹。

  65岁的毛杨巧戴着手套,一边手执塑料座环,一边将一根根钢丝插入环孔里,不一会儿,一个宫灯骨架初见雏形。“安装灯笼骨架要戴手套,否则钢丝扎手指头,”毛杨巧说,“比起干地里的农活,这活轻松多了,收入也比种庄稼多,月工资大概2000多元吧。”

  另一间灯面缝制车间,一台台缝纫机“嗒嗒嗒”地响得正欢。正在缝制的村民杨春香说:“这种新式缝纫机很好用,用脚轻轻一点,就快速缝纫了,比老式缝纫机好用,不易断线、不易损坏针头。”

  “瞧这灯笼面,一共有5片布面,第一片写着吉祥如意,第二片是全家福图案,第四片写着恭喜发财,第三片、第五片是纯红布,按这个顺序缝制,连成一个灯笼罩面。”杨春香对缝制灯面的活儿十分细致,“今年7月3日才到这里上班,第一个月是培训期,月工资1200元,第二个月有300元补助,第三月按计件收入。如果干得快了,收入肯定多。”

  扶贫车间二楼上,堆满了红红的灯笼,映红了几位姑娘的笑脸。她们将刚支起来的宫灯放在支架上,用金条机在每根钢丝外的灯面上涂抹“金条”,这道“点睛”的工序,让灯笼更显神韵。

  26岁的丁玲燕一边认真地抹金条,一边说:“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外出打工。往年在江苏、深圳等地的电子厂打工,那里收入高一些,月收入三四千元吧。但每次出门心里都舍不下孩子。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既有收入,又能照顾孩子和家人,也很好。”

  在庄浪县政府和县妇联大力支持下,宋小霞投资150万元创办了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公司,2019年3月在水洛镇吊沟村建成第一个宫灯加工巾帼扶贫车间,已成为全省扶贫车间培训基地。去年生产宫灯42万只,产值500多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宋小霞继续扩大规模,通过新建和扩建,目前在郑河乡上寨村、卧龙镇孙河村、万泉镇杜家村等乡村建成6个扶贫车间,已吸纳当地村民45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0人,员工月工资2000至5000元不等。她还帮助泾川县、崆峒区投资商建立两个扶贫车间,专门负责原料供货及产品销售。

  由于公司制作的宫灯工艺精良,来自浙江义乌、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等各大批发市场客户的订单不断飞来,今年已签订植绒大红灯笼订单160万个,年产值将达1200万元;已签订仿羊皮灯笼订单5万多个,年产值将达100万元。“争取把我们的灯笼卖得更远,让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致富。”宋小霞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