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崆峒区田河村:蟠桃树下蹚富路

 2022/08/09/ 09:45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梁璐

平凉市崆峒区田河村:蟠桃树下蹚富路

  平凉日报记者 梁璐

  五年前,梁雪艳在崆峒区寨河乡田河村种了一片树,桃树。

  去年,丈夫朱闯路陪她闯出了一条路,销路。

  梁雪艳说,我走的路总是不太寻常。就好像多年前,她不顾家人反对从宁夏隆德远嫁至崆峒区寨河乡,要跟着朱闯路过出个好日子。

  “寿桃谁家都吃过,不稀罕,咱换个新品种吧!”梁雪艳想给两个孩子好的生活。

  “攒钱送媳妇去北京学技术种蟠桃。”这条路,自然有丈夫和她一起走。

  新桃子叫“黄金蟠桃”,施肥得施羊粪,管护需要套袋。两口子各自分工,协同作战。

  朱闯路在桃园旁盖了上边是羊、下边是粪的循环养殖型羊场。羊粪悉数用作肥料,近300头羊茁壮成长,再加上种羊、肉羊销售让夫妇二人的日子越来越忙:羊下羊羔,梁雪艳学着技术员的样子给羊接生;羊生病了,她又学着给羊输液。

  嫁到这里20年,她吃了太多的苦,试种桃树四、五年,“最开始扔的钱比赚的都多。”回忆曾经,梁雪艳感慨万千,她说:“咱这山地连年干旱,产量低,第一年桃子管理不当,全部裂果……又淘汰了好几个品种,园子建起来,又毁掉,又建新园子……来来回回折腾得负债累累,好在现在终于找到了‘出路’,以后走起来就顺利多了。”

  蟠桃育苗挂果,耗去三年光阴。套袋时节,一个个纸袋由梁雪艳亲手套上去;丰收时节,她又顶着烈日一个个摘下。蟠桃成熟时,40岁的梁雪艳在果园里采摘管理、忙前忙后。

  去年丰收,一直帮着订纸箱、做宣传、张罗蟠桃园规划的田河村驻村帮扶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杜军红,刚把采摘下来的蟠桃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就被订购一空。

  杜军红惊叹道:“新品种桃子没想到这么抢手,一下就收入了2万多元。”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日后“黄金蟠桃”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了“销路日渐宽广,桃子供不应求”上。

  在杜军红的建议和帮助下,去年,梁雪艳夫妇注册“快手”账号“凉城燕子&茂丰种养殖场”,开启了直播带货,既卖羊、又卖桃,每晚9点开播,粉丝达到8000人。每天晚上,朱闯路当主播,梁雪艳搞后勤。梁雪艳不懂新媒体,就自学着在直播间给自家农产品“挂上购物车”。

  “圈里的羊羔60斤以上出栏,肉羊最大能养到300斤,种羊有澳洲白、萨福克等品种,一头种公羊最多能卖到1万多元。去年我们仅养羊就收入了10万元左右,主要卖到宁夏、庆阳一带。”朱闯路介绍说。

  “桃子卖得更远,上海、天津、杭州……南方人喜欢山地种的蟠桃,气候、土质都让蟠桃更甜、更香。”梁雪艳动情地说:“一个人富不算富,所有人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我也没多少想法,就想把这个产业好好发展起来,让山沟沟里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扩大‘黄金蟠桃’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曾参与指导过寨河乡田河村民俗生态园项目的杜军红,拥有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在他的建议下,村里6户人家每户都种了2亩“黄金蟠桃”,梁雪艳夫妇也将桃园扩建。

  “线上线下销售都要避免商品同类化,因此商标意识很重要。”近期,杜军红又忙着给梁雪艳夫妇申办商标设计。

  随着8月4日田河村蟠桃盛会的开启,邻里八乡的食客们走进桃园采摘鲜桃,杜军红又有了产业振兴的长远新打算:“我想让桃园带动田河村民俗生态园项目,景观亭边看锦鲤、网红打卡拍视频、儿童游乐、避暑疗养,这些设施一应俱全,游客肯定愿意来。产业致富的路,我们要带村民一起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