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新闻

千里沃野美如画 平凉市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2022/09/22/ 15: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田丽媛 通讯员刘英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 平凉篇】

千里沃野美如画

平凉市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的华亭市安口镇全貌。

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广场,孩童在博弈嬉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刘英娜

  金秋时节,穿行在平凉大地的田野阡陌间,一个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一条条干净平坦的通村公路,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平凉市提出“全域推进、全面振兴、逐村规划、一村一策”的乡村建设思路,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03亿元,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聚焦短板弱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建设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效。

  多举措推进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乡村建设示范村——崇信县黄寨镇黄寨村。

  又到苹果收获季,川道里、塬面上、山台上的苹果,随着一条条乡村道路,出村、进城、上餐桌。果农们辛苦一年的成果,通过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道路,变成了手里实实在在的收获。

  近万公里的农村道路,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架起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激发了100多万平凉农村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

  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设施蔬菜、中医中药等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文化康养、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城乡融合的步伐更加坚实。

  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互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是城乡之间最直观的差距。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是推进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泾川县汭丰镇龙王村借助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连续两年实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了村庄主干道路治理、巷道硬化及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治理,效果明显。向外,群众出门就能坐上城乡公交;向内,村道硬化到家门口“最后一米”,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庄浪县郑河乡地理环境复杂,供水工程规模小、供水分散。为保证群众喝上好水,庄浪对全县18个乡镇部分老旧管网实施改造,在郑河乡上寨村实施水源保障工程,建成了郑河水厂,于2021年底投用,日供水规模达5000立方米,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提高了3乡(镇)21个行政村2.5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

  连日来,静宁县威戎镇武高村28户群众正在加紧安装水暖炉。“冬天可以取暖,平时做饭、用热水都很方便。”武高村党支部书记武晚军介绍,水暖炉代替煤炉,可以节约用煤、净化室内空气。从今年5月开始修建的保温外墙已全部建完,既美化村容村貌,又达到冬保暖夏隔热的效果。武高村还在村庄巷道、活动广场等区域安装了太阳能光伏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

  房子越住越好、道路越走越宽、防汛抗旱设施越建越牢固,喝上安全水、吃上新鲜果蔬、用上互联网和清洁能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今年以来,平凉市在抓好1个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35个示范村创建的同时,统筹推进100个市级示范村、64个县级示范村建设,全面加强道路、水电、快递物流网点等基础配套,建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552公里,开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供水工程9处,改造农村自来水入户设施8000户,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大力度整治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泾川县罗汉洞乡南河村蔬菜育苗中心。

灵台县南瓜喜获丰收。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