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社会民生

泾川县:用爱心撑起一方晴空

 2023/04/26/ 12:0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趁着还没到饭点的间隙,胡存生又拉上完牛旦在象棋桌上展开了“厮杀”,三四个托养的老人凑过来“观战”……这是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暖心一幕。

图为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胡存生和完牛旦下象棋场景

  在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像胡存生和完牛旦一样的残疾人有50人。每天早上8点,中心工作人员会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线从不同的地方逐人去接,距离近的由家人按时送过来。大概9点钟,人差不多就都到齐了,统一吃过早饭之后,照料中心的护工会根据托养人员不同的爱好,陪他们看电视、做手工、跳健身操、做康复训练。

  “以前一个人在家,天天掰着指头算日子,现在来到这,工作人员很热情,也有人陪自己下棋聊天,心情好多了。”说起照料中心的好处,坐在轮椅上下棋的泾川县南街社区居民胡存生有着自己的深切体会。

  今年刚六十岁的胡存生,因为八年前从核桃树上摔下来,腰椎脊髓受损,下肢瘫痪,行动不便,来到照料中心后,又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泾川县城关镇延风村群众完牛旦。由于脑溢血留下了右肢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再加上儿子在泾川县华润陶瓷厂上班,一个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很差。

  自从2022年5月来到照料中心,每天来回有人接送,吃饭有了固定时间,他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环境好,下下棋,聊聊天,时间过得快,心里还特别舒畅。”

  要说照料中心谁最忙,肯定得数党原镇的徐小毛和罗汉洞乡的魏春生两位盲人按摩师了。

图为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徐小毛为杨喜兰做理疗的场景

  以前两个人在家闲着,什么也干不了。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泾川县残联送他们到白银市参加按摩师培训,在顺利拿到初级保健按摩师证后,安排到照料中心当起了按摩师。

  “平均每天都要为10多个人做理疗,每月还能享受500元的就业补贴,这里还安排了住宿,真的很方便。”徐小毛说。

  说起徐小毛的按摩手艺,杨喜兰赞不绝口。杨喜兰是泾川县城关镇延风村人,视力一级,腰椎重度劳损,再加上儿子王林林又是肢体重度残疾,母子俩有时连生活都难以自理。

  “现在好了,有地方吃饭聊天,每天还能定时接受小毛的按摩,腰都能直起来了,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杨喜兰这样描述来到照料中心的生活。

  “自从萱萱来到我们这里之后,都能清楚的从1数到10了……”照料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张丽笑着说。

  张丽口中的萱萱名叫李雅萱,今年11岁,智力一级残疾,有着严重的语言障碍,在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由于父母在城里打工,奶奶年龄大了,接送不方便,就把孩子送到照料中心照顾。

  张丽是护士出身,她知道如何教导像萱萱这一类孩子。每当有空闲时间,张丽就和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地教萱萱一些简单发音,慢慢熟了之后,张丽也会经常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给萱萱。就是这样无私地关爱与呵护,现在的萱萱不仅能清楚地从1数到10,还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整个人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图为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举办的“爱心助残 情暖中秋”联谊会

  像这样的事,在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还有很多。为了丰富照料中心托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每逢节庆活动,泾川县残联都会组织干部职工来到照料中心开展联谊活动,天气暖和的时候,还会组织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在天气热了,我们会给老人们洗洗头、理理发,等下周我们还准备举办生日聚会和出游活动。”张丽盘算着近期的工作计划。

图为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一角

  2022年,泾川县城镇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项目依托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甘肃万户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改造日间照料中心1处,设置康复训练、文体娱乐、心理咨询和理疗按摩及休息、餐厅等功能室,项目完成后,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运营”的模式,主要为县城及周边智力、精神和重度视力、肢体残疾人提供营养膳食、生活照料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务。同时,也可通过日间上门巡护和呼叫服务的方式,提供就医、生活协助、送餐上门和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资金由省市县三级承担,按照每人每月1200元标准(其中省级600元/人/月,市级300元/人/月,县级300元/人/月),至目前,照料中心共固定托养50人。

图为泾川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托养人员制作的手工艺品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积极入户走访宣传,邀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受托家属到中心参观,持续在加强技能培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上下功夫,探索日间照料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城镇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由输血功能逐渐向造血功能转变。”泾川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徐永平说。(李 聪)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