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泾川县

泾川:“红军村”里奋进路

 2021/07/29/ 14:52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李玉成 赵育娴

“红军村”里奋进路

  平凉日报记者 李玉成  赵育娴

  七月盛夏,骤雨初停,位于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汭丰镇腹地的郑家沟村翠绿掩映,格外清新爽目。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一片红色的沃土。开国元勋宋任穷、罗炳辉等曾率部在这里驻扎。红二十五军曾在此浴血奋战,军政委吴焕先就长眠于此。

  高耸入云的山头,曾经是保护革命火种的屏障,却一度成为阻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屏障”。如今,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山水文化资源、历史遗存,昔日的穷山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和省级旅游示范村。

  7月23日,记者驱车来到郑家沟村,看红色山村的沧桑巨变,感受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吴焕先是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被誉为红二十五军‘军魂’。”在吴焕先烈士陵园,吴焕先烈士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长征时期,被称为“北上先锋”的红二十五军,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牵制、吸引了二十多万国民党军队,成功配合、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1935年,红二十五军到达泾川县后,进入四坡、掌曲一带,与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一〇四旅二〇八团发生激烈战斗,全歼敌军一千余人,且击毙了敌团长。激战中,军政委吴焕先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

  吴焕先牺牲后,战友们连夜将他的遗体抬过汭河,安葬在南岸郑家沟村东宝盒子山下。

  1937年1月,宋任穷、罗炳辉率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二十八军一部在郑家沟村一带驻扎20余天,深入群众,宣传政策,助农生产……

  2013年,泾川县在郑家沟村建成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和吴焕先烈士陵园,通过一件件革命文物和文字、图画、雕塑,全方位展示红二十五军和吴焕先烈士光辉事迹。

  “除了烈士陵园和纪念馆主展区在郑家沟村,我们还依托红色文化、山水资源、特色小镇等元素,以河流景观为轴线,在郑家沟龙虎山脚下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郑家沟旅游景区。”汭丰镇党委副书记郭文斌告诉记者。 

  爬满藤蔓的古树、别具特色的青石板路,垂阶而倾的瀑布……走进郑家沟旅游景区,过去破旧的地坑、废弃的窑洞,摇身一变成了农特产品馆、乡土记忆馆和采摘园等,记录着这个红色村庄的巨变。

  沿着红二十五军交通队驻地旧址、二二三团炊事班等一个个象征着革命岁月的路标往前走,传来一阵富有节奏感的“案板交响曲”。擀面、调汤、撒葱花……40岁的韩小琴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厨房香味四溢。

  “以前在银川建筑工地打工,家里老人照顾不上,现在在家门口农家乐干活,一个月管吃后还能落2000多元。”韩小琴对记者说。

  近年来,按照“一心六园一轴六区”的规划布局,郑家沟村加快建设以特色小镇为中心,六个生态采摘园为依托,乡村旅游为轴线的全域旅游体系,先后建成了汉唐风格商业街、游客中心、龙山栈道、亲子乐园等,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元,带动360名群众就近务工,户均增收1.5万元。

  “借助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红军长征渡口、羊圈洼战斗遗址、郑家沟红军村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实施国家长征公园建设项目为契机,今年以来,郑家沟村建成了红军长征小道、百年党史长廊、红二十五军驻地等现场教学点,打造出市级精品红色研学路线。”郭文斌介绍。

  积极拓展参与、体验、感悟式红色游学,通过开展“穿一次红军装、缅怀一次先烈、听一段红军故事、吃一顿红军餐”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郑家沟村先后吸引150多个社会团体和组织,累计1.5万人前来开展红色游学。

  如今,红色资源已成为郑家沟村乃至泾川县旅游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短评:

  用红色基因凝聚奋斗伟力

  红色村庄,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沿线最具影响力的红色革命地,郑家沟村红色遗迹留存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集瞻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鼓舞着千千万万后来者坚守初心、赓续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村庄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凝聚奋斗伟力,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赵育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