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6月4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婧 实习生 曹旭)“哞……哞……”顺着牛叫声,“共赴绿色之约——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来到崇信县黄寨镇甘庄村窑洞生态养牛示范点。放眼望去,每一孔窑洞牛舍宽敞明亮,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在青山绿树间,牛叫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曲动听的“乡村致富交响曲”。
独具特色的窑洞牛舍
据悉,崇信县作为平凉市“窑洞养牛”的代表,素有“洞府住进‘牛魔王’,村里娶回‘美娇娘’”的说法,可见“窑洞养牛”模式在当地很成熟,并成了群众致富的“密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43题(地理),创设“窑洞养牛”的研学情景,将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旅游地理知识有机融合。这一开放性考题正是以平凉独特的“牛产业”模式为背景而设置的。今天,带着对“窑洞养牛”这道高考题的思考,参加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的记者朋友们在崇信县找到了完整答案。
黄寨镇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据崇信县黄寨镇镇长金涛涛介绍,甘庄村采取“村级改造利用”和“社会资本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引进县红牛公司,鼓励合作社、农户与其一起入股、共同致富。自2020年运营以来,出栏红牛900头,合作社分红12万元,村集体分红12万元,户均分红11200元。同时,在窑洞养牛示范点的带动下,甘庄村牛饲养量达到1200头,建有千亩饲草基地2处,建成牛肉分割车间、熟食加工厂、红牛体验馆各1处,栽植矮化密植苹果园1800亩,建成以“千头牛、千亩果、千亩草”为核心的循环产业园,形成了“饲草转化、肉牛养殖、牛肉加工、牛粪堆肥、绿肥育果、还田增收”六位一体循环产业链,提供了一条立足资源资产、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的发展新路子。
甘庄村老下社养殖户侯卓向记者介绍养牛情况
“以前养牛是为了耕地,现在养牛是为了致富。”谈起“窑洞养牛”带来的效益,甘庄村老下社养殖户侯卓难掩喜悦,他告诉记者,他养殖了70多头牛,窑洞改牛舍成本较低,牛的粪便还能全部化作种玉米的饲料,等玉米成熟后,玉米及秸秆又喂给牛,实现了生态循环,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美化村里环境。
窑洞牛舍周边环境舒适
近年来,崇信县将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提出了“塬果川菜整县牛”的产业布局,把牛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首位产业全力推进。通过实践探索,群众真切感受到土窑洞背风向阳的天然优势已然转化为改造成本低的经济优势,切实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窑洞冬暖夏凉、通风性好、环境舒适,采用窑洞养殖的基础母牛产犊率和牛犊成活率高,牛的疾病也减少了很多。在甘庄村,窑洞养牛真正实现了传统古村落的古气与现代养牛业的朝气相得益彰。
崇信县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标准化现代化窑洞生态养牛产业,继续抓好窑洞养牛经验的总结完善和提升推广,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把窑洞牛打造成平凉红牛的一张亮丽名片。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4日【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崇信县提高生态“颜值” 做强产业“绿值”
- 2024年06月04日【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润“城”细无声 解锁平凉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密码”
- 2024年06月03日【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视觉 | 登临崆峒山,每一抹绿都令人心旷神怡
- 2024年06月03日【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问道崆峒山!见证“生态+”全域文旅融合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