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深秋,一场霜雾悄悄降下,笼罩着灵台县星火村。
一大早,村民乔灵堂就“嘎吱嘎吱”踩着霜,匆匆赶往村里的蝎子养殖公司。搁在前些年,可没人起这大早,都窝在家里猫着呢。
乡村振兴这些年,硬化路通往山外,自来水进了农家院,村民们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这不,星火村人今年又搞起了新名堂——“养蝎子”。
养殖公司空间不算大,四间不大的养殖车间撑起了村民致富新路子。
黄粉虫养殖车间里,两侧架子上整齐码着托盘,乔灵堂熟练地拉开一个,仔细查看黄粉虫生长情况,手中筛盘簸动,蝎子们的口粮便被筛选出来。
“蝎子养殖市场份额还是相当大的,以前中药材里用的蝎子成分,比如蝎子毒素,以前全凭野生蝎子,现在不让抓,蝎子这个成分是没有办法代替的。”星火村党支部书记乔海青嘿嘿一笑,“蝎子的发展至少还有10年的黄金期呢!咱们现在还在初级阶段!”
乔海青介绍,持续数年的脱贫攻坚补齐了短板,但接下来稳定增收任务艰巨,蝎子药用价值很高,但养殖数量较少,市场需求大,是星火村产业振兴的首选。村里成立甘肃海森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洛阳市珠峰蝎子养殖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养殖合同,投资40万元,对村集体闲置的7间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了210平方米试验厂区,开展试养殖。
自2月份公司办起来后,乔灵堂流转出自家16亩土地,“工夫都花在蝎子身上了,哪能养不好。”
几个月下来,60岁的老乔进步可不是一星半点:“前段时间已经卖出了3万多元,后季卖4万元不成问题,我自己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1万多元呢。”
和乔灵堂一样,今年50岁的周红霞也早早地“上了道”。靠着村里的蝎子养殖公司,周红霞成了“产业工人”。“早上去公司上班,中午回来给孩子做饭,啥也不耽误,一个月平均能拿2000多元。”
乔灵堂与周红霞所说的公司,是乔海青为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公司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受益比较大。公司化运营的话,老百姓务工的时候面对的是公司,工资可以日结,也可以月结,很灵活,这是一大亮点。”乔海青说。
在乔海青口中,公司化改革更重要的是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惠及村民。“养蝎子,它算是一个轻工业,村里老人根据咱们的技术指导,在家里就可以干,不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如果一个家庭加盟的话,用一间房也就15平方米来计算,纯收入大概在2万元到3万元之间。”乔海青掰着手指细细算来。
在乔海青的公司化改革设计版图中,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劳务服务与蝎子养殖并重,仅蝎子养殖一项,公司纯收入可达到8.6万元。在乔海青的收入账中,公司全年预计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以上。
“以前主要是解决要素支撑‘有没有’的问题,现在主要解决发展能力‘强不强’的问题。”乔海青说,村民自身发展能力提升,是乡村振兴全过程的支点,“产业和就业则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以公司化改革为基点,多元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乔海青探索不停。
聊及未来,乔海青心中有个大蓝图:“咱们现在是养殖,以后要发展到深加工、毒素提炼,做自己的厂子,这是很大的市场。”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06日酒泉:建设“四好农村路” 托起乡村振兴梦
- 2024年10月29日成县纸坊镇:探索美丽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4年10月22日临泽:“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4年10月16日民勤 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