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扎根乡村小学 播撒美育种子——甘肃静宁县依托公益力量推动乡村教育提质增效

 2024/12/13/ 21:3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记者 雷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昱

曹务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美育课上画画。 资料图

  “我拍了一张很像裙子的蜘蛛网,旁边围满了绿叶,阳光打在身上,像一个阳光的少女”“奶奶那个年代没有拍过照,他们贫穷,我想给奶奶拍好多照片”“它像我的另一双眼睛,替我留下了我来过的足迹”……

  从2021年到2024年,有几部相机一直“流转”在甘肃的一些乡村小学里,里面陆陆续续装进了超过4万张孩子们亲手拍摄的照片。这是由美丽中国公益摄影项目组发起的“流浪的眼睛”活动,也是美丽中国支教服务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社会募捐的相机来记录家乡的一点一滴,通过美育的窗口来认识世界,丰富乡村教育的内涵。

  日前,这双“眼睛”漂流到了甘肃静宁县的乡村小学里,随相机一同到来的,还有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组的志愿者老师们,他们不仅将美育资源带到乡村,更建起了“创客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偏远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美育课程唤醒学习热情

  “你看,这是我在美育课上做的小点心,和蛋糕店的像不像?”在静宁县曹务镇店子村的曹务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马晨英正和同学们围在一起学习画画,她指着桌子上用多色黏土捏成的小蛋糕向记者展示:“我们每周都有美育阅读课,上课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认识色彩,用黏土去制作小工艺品,还和我们一起阅读绘本,完成里面的共创任务……”

  此刻,在隔壁教室上课的老师郑祎桐,正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拼搭积木。她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薄弱,对学校教育依赖性本来更强,但实际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我就想如何推动‘家校联动’,并通过美育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郑祎桐向学校申请开了一门“拼搭高手”课,作为美育的一部分,积木拼搭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通过对不同颜色的感知、拼接,提升孩子们的创作能力。

  郑祎桐说:“拼搭课还能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故事,有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伯努利原理’,我带他们用乐高积木搭了一个大门,让纸飞机从中飞过,这比从书本上看公式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以前总觉得上课没意思,讲的内容想听也听不懂,现在郑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新花样,好多原理在玩的时候就理解了。”三年级的薛子涵以前有点“厌学”,自从郑祎桐来了以后,他每次上课都很积极,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2020年静宁县引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四年多来,项目先后向该县10所乡村小学派遣了47名优秀青年项目教师。这些老师以美育为切入点,为当地学生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科水平、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力促进了静宁乡村教育的发展。

  曹务中心小学校长王一峰表示:“学校有250多名留守儿童,大多是在校外寄宿、上学路途遥远,来上学就很不容易了,加上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美育课程在观念上一直不受重视。但美丽中国支教服务为我们带来了优秀师资,尤其是通过美育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均衡接受教育,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创客教室”点亮科学理想

  近日,在威戎镇中心小学的创客教室里,支教老师邓斌正给学生们传授“自然创客”的有关内容。眼前的教室布局令人耳目一新:中央是一个大型的操作空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周边设有6个独立的建模区域,学生们可以单独学习和动手建模;教室正前方设置12人的交流区域,用来进行项目合作和小组讨论。

  支教项目静宁县负责人张兆澜介绍,创客教室的设计理念旨在建设一个集创新、实践、分享和学习于一体的开放空间,通过资助建设创客教室,为乡村学校学生提供动态、多元、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以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硬件设施的扩充确实为孩子们接触新事物提供了条件,但同时我希望能立足静宁县的自然资源,让同学们喜欢上自然科学。”除了日常授课外,邓斌还在威戎镇中心小学专门成立了自然科学社团,通过项目式教学带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相关知识,他说,“现在每天都要带着孩子们认识种子、花卉,捕捉鳞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制作昆虫标本,后续还将完善学校植物标本库及昆虫标本库,建设学校草药园。”

  “我们关注身边一些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长发育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新课标要求为主线,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进行跨学科教学,带领学生们探究自然的奥秘。”邓斌说。

  目前,静宁县威戎镇中心小学、曹务中心小学、甘沟中心小学均建设了创客教室,并配备了3D打印机、固化清洗一体机、3D扫描仪、可编程无人机、创物者编程1~3阶物料等装备,一些探索自然、无人机驾驶等课程也开设起来。

  在甘沟中心小学,每次一有支教老师张志的3D打印课,同学们总是提前五分钟在教室里坐好,等着观看“新魔术”。赵靖琪同学看到电脑扫描后,打印机就能打出来想要的东西,他说:“第一次看到打印机能打出立体的象棋,真是太神奇了,以后一定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以前学校软硬件设施都很缺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有了创客教室后教学内容丰富了很多。”张兆澜说,“未来,我们将持续为静宁县设计建设更多创客教室,并保证所有教室正常运转,引导更多学校、更多孩子接触前沿科技。”

  多彩活动推动“五育”发展

  在曹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足球队的球员们集结完毕开始热身,体操队的同学正随着音乐节奏“舒展身姿”;在郑祎桐的带领下,“飞盘小组”的孩子们恣意奔跑……这一切原本和大山深处的小学联系不到一起,而伴随支教老师们的到来,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攀岩、极限飞盘等户外运动的魅力。

  郑祎桐说:“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结合大家喜爱的游戏元素,设置了不同主题的关卡挑战。有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水杯图像、扫雷兵团、沙包大作战、红外隧道,也有中国古代诗词的飞花令、古诗问答,还有衔接中国地理知识的家园拼图,更有考验数学思维的数独、迷宫、华容道……活动多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寓教于乐,效果很好。”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支教团队的老师们一方面将户外活动作为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以劳育人”的理念,将课程与一些农事劳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相结合,为乡村教育赋能。

  此外,静宁县也通过闲置校舍改造利用、学校与政府联建等形式谋划建设了甘沟泰安、城川大寨、八里闫庙和界石铺4个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采取“基地+学校”共建共享的模式运行,把课程开到了田间地头。孩子们在实践基地里通过辛勤劳动、体育锻炼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等活动走进自然、走进田园、感受生活,快乐健康地成长。

  静宁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静宁县教育系统将继续和社会力量的教育帮扶密切结合,以丰富多元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优质的教育生态,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这些农村孩子培养成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