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灵台
邓 芳
灵台,古属禹贡雍州。依渭滨而连三秦,靠陇上而牵塞北,为关陇要冲。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黄帝后裔建姞姓密须国、密国。秦汉时依境置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以文王伐密所筑“灵台”名县,沿袭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灵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古商周文化等遗存。迄今发掘史前及有史以来不断代文物数万件,尤其龙山文化早期复合陶瓦为世界最早,唐代彩绘陶俑享誉中外,西周、秦汉青铜器驰名陇上。
龙山文化早期的复合陶瓦
2023年5月19日,国际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桥村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早期复合陶瓦的研究成果,成功复原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复合陶瓦屋顶模型,实现了对复合陶瓦溯源研究的重大突破,证明了该遗址出土的复合陶瓦是目前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复合陶瓦。
桥村遗址位于甘肃省灵台县西屯镇北庄村桥村社,是一处遗存性质相对单纯的龙山文化遗址(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900年)。经系统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是龙山时代泾河流域的一处中心性聚落。遗址经钻探在黄土台塬顶部发现建筑夯土的线索,在这些建筑的附近发现了成组的玉器和大量的陶瓦。碳十四测年显示陶瓦的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22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早期(即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
这足以证明,在距今约4200年—4400年左右的桥村遗址,存在过完全由瓦片覆顶的建筑,遗址内陶瓦数量密集,且不同瓦片之间已经有了各异的用途,有板瓦,也有筒瓦,可以确证为最早的复合瓦。可见此时的灵台地区已经掌握了建造全覆瓦建筑的工艺。
建筑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反映,而建筑材料则从某一侧面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社会现状。陶瓦作为人类建筑技术和早期礼制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出现在灵台地区绝非偶然,表明灵台地区乃至于黄土高原地区在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起源层面已经走在了中国同时代的前列。
人工冶铁制品——铜柄铁剑
1978年3月,在梁原乡景家庄村M1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铜柄铁剑,此剑柄格相连,皆用青铜铸成,两面有对称纹饰,柄中部有长形镂孔4个,柄长8.5厘米,格长4厘米,厚0.4厘米。剑叶铁质,残长9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焊接于铜格上。铁剑叶全部锈蚀,从铁锈上可以清楚看出用丝织物包裹的痕迹。这是我国迄今发掘出土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证明早在春秋早期,我国已经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
铜柄铁剑是一种铜铁合制兵器,这种兵器一般是先锻打出铁刃,然后采用“夹嵌”或“套合”的方式将铁刃后端浇铸或焊接在铜柄上。它出现在青铜时代晚期,是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的器物,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典型遗物。
灵台景家庄出土铜柄铁剑,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它历经沧桑而问世,向我们展示了千年古剑的魅力,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铁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铁器使用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古丝绸之路上的外文铅饼
1976年,灵台县中台镇康家沟村枣树社村民在达溪河的支流南河西岸边的一个半坡上平田整地时,发现了一处窖藏的外文铅饼,铅饼正面有似龙非龙形状像蟠螭的浮雕,头有触角,背面阳铸外文一周,中有方形印记。在已公布的资料中,全国各地共出土“外文铅饼”中的圆形龙币308枚,灵台出土最多,为274枚,其平面呈圆形,尖沿,正面隆起,浮雕蟠螭纹,背面内凹,近沿饰阳铭外文字母一周,内有二方形戳记,直径5.5厘米,厚0.6厘米,重110克—118克。这些龙币保存完好,而且一次出土数量如此庞大,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这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贸易和我国钱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依据。
灵台县位于平凉地区南端的陕甘交界处,系泾、渭之间的中心地带,北接陇原,东临关中,西过平坦塬面可达泾川道直通平凉以远。南是丘陵山地可到宝鸡。在宝鸡与平凉之间,灵台是一个中心点,向两边伸出两道等距离路线。出灵台县城南行,可沿蒲河西岸越阳驿关入凤翔城,而后则一路到达宝鸡。这是一条古老的孔道,从西周时,周王朝就通过这条道路与西面采邑和封地取得联络,秦汉时,关中及西秦主要是通过这条孔道与泾河上游地区取得军事联系并保持正常交通往来。在这条孔道上,出土了西周的贝币、蚌卦、蛮铃、蚌饰等,也经常可以见到出土的战国、秦、汉的陶、铁、铜器及货币,汉代的大小遗址星罗棋布,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这条道路,除阳驿关一段较为荒凉崎岖外,其余路段人烟稠密,坦荡畅通,易于行进。因此,可以肯定这条古老的孔道就是汉代丝绸之路陇右道北线的重要支道。那么,外文铅币在这条道路上被发现也就是合乎史实的。这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灵台一线就是商贾络绎不绝的丝绸商道。这条丝绸支道的发现同时说明,曾经为连结中国与旧大陆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古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西域之后是十分繁华的。
全省出土规格最大的青铜鼎
1972年甘肃省博物馆在灵台县百里公社古城大队洞山生产队所处的洞山北坡台地里清理出一座竖穴土圹墓,编号72.L.B.D.M1。墓主男性,仰身直肢葬,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外头端生土二层台上出土青铜尊1件、圆鼎2件、短胡一穿戈2件。其中,墓中出土的饕餮纹铜鼎是西周礼器领域颇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饕餮纹铜鼎,通高60厘米,口径45.7厘米。青铜质,敛口,折平沿,方唇。对立耳,深弧腹,圜底。三柱足上空通腹。上腹部饰六组饕餮纹,间以扉棱,足上部饰兽面纹、弦纹及扉棱。腹内有铭文“ ”。这件鼎是迄今所知甘肃省出土规格最大的一件青铜鼎,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青铜鼎作为贵族阶层用以区分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用以“明贵贱,辨等列”,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贵族的专利品。我国列鼎制度萌芽于西周早期到中期,形成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到晚期“礼崩乐坏”,越礼的现象开始出现。根据饕餮纹铜鼎出土时的境况以及洞山墓中其他青铜器的出土,可以大胆推测,墓主身份高贵。
这件青铜大鼎是典型的商末周初风格。从此鼎的范铸工艺来看,由于每个足的外侧有一条垂直的披缝,内侧有两条垂直的披缝,腹底有三角形披缝,所以是三分法分型制模。从此鼎的形制上看,洞山鼎符合从商至周铜鼎的演进趋势:器腹由深变浅、由圆腹而变为垂腹状、口径由小变大、鼎足间距由小变大。
从此鼎的纹饰上看,此鼎的上腹部饰六组兽面纹,商人重鬼神,青铜器是沟通鬼神的神器,所以流行铸兽面纹。其特征是双目突出、角部明显、嘴部大张、额有装饰、有首双身或有首无身,有狞厉之美,给人以神秘、怪诞、恐怖的感觉。此鼎的兽面纹采用“三层花”设计,商晚期青铜器的兽面纹开始流行“三层花”,有地纹、主纹和凹槽纹。地纹是细密的云雷纹,主纹是宽带纹,主纹上又用细线阴刻重叠加花,叫凹槽纹。
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字数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一两个,开始只有族徽和祖先日名。由于周人不用族徽和日名,所以此鼎更接近商代人们的特性。洞山鼎铭文目前尚未明确识读,只有一个或许是复合型的族徽文字,联系到墓中出土的铜尊圈足内有“共”字铭文,墓葬或属于“共工”氏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族徽中间为甲骨文里的“周”,左右为甲骨文中的“廾”(gǒng),底部为甲骨文里的“工”或者“壬”(rén),有观点认为这个族徽可能与周文王古灵台祭天有关,也可能跟密国拱卫保护周王室的战略地位有关。从造型、纹饰和铭文上看,洞山鼎基本上符合商末周初青铜鼎的特点,故而时代也应在这个时期。
西周时期,陇东位于华夷分界线,密国处在拱卫关中、连同西域的战略要地。文王伐密、灵台祭天、分封密国、三伯镇密、恭王灭密等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洞山大鼎不但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映射出灵台历史的源远流长、文化的博大精深。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31日灵台 “15分钟医保服务圈”便民服务零距离
- 2024年02月21日灵台:元宵节灯笼市场走俏
- 2023年11月15日灵台:大山深处的“夫妻档”医生
- 2023年01月31日【陇上这碗面】记忆中的灵台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