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计划”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于鹏
家住灵台县城南社区的城南小学四年级学生郭某某,是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服务对象,由于家庭变故,郭某某成为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从小生活在孤独和压抑的环境中,性格内向敏感,心理状态亚健康,常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发呆。在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共青团灵台县委及时将青少年服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志愿者多次上门交流劝导,郭某某终于同意参加活动。半年来,随着活动的开展,郭某某从一个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逐渐变得自信起来,能够主动参与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甚至能主动担任活动主持人。他的故事只是共青团灵台县委实施“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带动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
思想引领:点亮心中的希望之光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思想引领帮助“四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共青团灵台县委联合灵台东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像郭某某这样的特殊青少年群体,创新“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双轨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基层治理,在项目实施中设计了系统性、定制化的思想引领教育实践活动,包括红色故事分享会、爱国主义教育观影、优秀青年榜样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等,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新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在今年的3月5日学雷锋系列活动中,郭某某被雷锋曾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深深打动,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随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并在电视台的采访中这样说道:“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雷锋的故事,教我们学习了雷锋的钉子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带我们外出打扫卫生,我觉得这样非常有意义,今后我要把雷锋的精神发扬光大”。
阵地建设:构建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注重阵地建设,共青团灵台县委依托城南社区“青年之家”活动阵地,指导项目实施组织将一间闲置的活动室改造成了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益智娱乐活动阵地,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打造了“一点四区两角一所”复合型基层治理爱心阵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对于郭某某来说,这个益智娱乐活动区是他心灵的避风港。在这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他与其他青少年一起参与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动,逐渐打破了内心的封闭。特别是在一次团队合作游戏中,他主动承担起组织活动的角色,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这种被接纳和认可的经历,让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心理疏导:打开封闭的心扉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服务深度嵌入社区治理。共青团灵台县委指导项目实施组织对社区青少年全面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针对自我封闭、内心孤独、缺乏自信等方面的少年儿童,专门打造了温馨的心理辅导角,特别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驻活动,利用“心理盲盒”等互动教具,将抽象认知转化为可视化训练,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并通过个案干预帮助少年儿童解决心理困扰。
在项目初期,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发现,郭某某存在明显的社交焦虑和自我否定倾向。为了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社交能力,心理咨询师设计了一套渐进式的干预方案: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开始,逐步引导他参与小组活动,再到公开场合的表达练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郭某某的改变逐渐显现出来,他开始愿意与人交流,并在一次社区活动中主动报名担任主持人。这一突破不仅是对他个人成长的肯定,也是“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心理疏导工作成效的最好证明,心理辅导师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郭某某的变化在“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中并非个例。在项目的推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四类青少年开始走出阴影,积极融入社会。项目团队通过定期举办青少年成长沙龙、亲子沟通工作坊等活动,帮助更多的家庭重建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共青团灵台县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系统构建“组织动员+资源整合+项目运作”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重点聚焦“四类重点青少年”,创新打造政府主导机制化、社会组织协同专业化、公众参与常态化的“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共青团灵台县委将以“人员协同化、阵地网格化、资源集成化”为路径,协同联动青年联合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等多元主体,构建覆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法治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场馆、教育、消防等领域的“社会治理实践圈”;同时,探索建立“3×3”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即:三维雷达扫描、三层精准滴灌、三级终身护航,全链条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示范带动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18日兰州市城关区:“爱心水彩班”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2025年03月10日兰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正式开练
- 2025年03月02日兰州市城关区甘家巷社区:红领巾青少年课后辅导班第三期正式启动
- 2025年02月12日兰州市城关区静安门社区举办“历史文物鉴宝会” 开启青少年文化传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