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领“红本本”, “老夫妻”重拾幸福见证
记者 齐荣
近日,崆峒区民政局开展“为爱护航 幸福到家”补领结婚登记证下乡服务活动,为15个乡镇的221对夫妻办理补领手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理念。
在崆峒区寨河乡,海先生和妻子携手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然而,结婚证上名字的小失误,却成了上个月办理养殖贷款时的大麻烦。一大清早,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补证,本以为会是一场费力的折腾,没想到仅仅十分钟,崭新的结婚证就递到了他们手中。海先生难掩激动:“工作人员到家门口办证,太及时太方便啦!”
而在崆峒区安国镇,黄先生也有着类似的感慨。当年,年少懵懂的他们没把结婚证当回事,照片撕掉了,证件也损毁了。多年来,补办之事一拖再拖。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补领,趁着中午休息的间隙,不到半小时,所有手续就全部办妥。黄先生满脸笑意,仿佛时光又回到了当初甜蜜的新婚时刻。
这暖心的一幕幕背后,是崆峒区民政局的精心谋划与贴心服务。3月17日起,为期15天的“为爱护航 幸福到家”活动开启。工作人员化身爱的使者,走进各乡镇,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巡回服务点。他们精准摸排群众需求,强化宣传动员,让每一位村民都知晓这一惠民行动,了解补领结婚证的重要性和所需资料,这有效解决了部分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的困扰。在经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程序后,短短10分钟,新补的结婚证就送到了办事群众手中。整个活动期间,无一人因材料缺失或不合格而受阻,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
除了补证服务,移风易俗宣传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乡镇集市日,工作人员变身文明使者,向广大群众发放了《婚俗改革俗倡议书》《移风易俗树新风》等1000余份宣传资料,还填写了60余份《彩礼调查问卷》。他们耐心地向村民讲解“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号召大家争当移风易俗的传播者与引领者,抵制盲目跟风、相互攀比的不良习俗,倡树文明婚俗新风尚。
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点面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补领结婚证的重要性。便民服务的“多走两步”,换来了群众的“少走两步”,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式”办证服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的大门,赢得了群众一致称赞。
据介绍,下一步,区民政局将继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推动民政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持续开展巡回补领婚姻登记证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用更加优质的服务回馈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宣传婚俗改革,引领婚事简办新风尚,让便民举措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10日文明赋能 为幸福“加码”——崇信县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2025年04月07日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后街社区:深耕网格“责任田” 奏响民生“幸福曲”
- 2025年04月06日景泰:社区服务阵地提档 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 2025年03月29日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社区:巧用网格“绣花针”绣出民生“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