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4月18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杨曼艺)近日,崇信县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一起因健身卡预付费引发的消费纠纷,消费者顺利拿回卡内余额。这起案件是该县创新消费维权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
作为甘肃省消费维权领域的创新工作,崇信县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从成立之初的3人,发展到现有工作人员11人。2024年以来,调解消费纠纷67件,成立以来累计调解各类消费纠纷532件。
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近年来,崇信县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减时限、增效率、强协同”为目标,探索出一套“受理+分流+调处+回访”七日速决机制,实现“小纠纷不过夜、大矛盾不出周”。今年第一季度,全县消费纠纷调解平均周期压缩至3.8天,同比缩短35%;当事人消费维权成本降低70%,调解成功率达95%,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让消费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不仅大幅压缩纠纷处理周期,更推动矛盾化解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该委员会通过整合司法、行政、行业资源,积极构建“投诉受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分层过滤、高效化解,依法履行到位。
“我们定期发布消费警示案例,联合行业协会开展专项整治,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调委会负责人介绍。调委会立足辖区消费投诉特点、热点,重点在消费投诉集中的行业和市场主体中大力发展0DR企业24家,广泛引导辖区内商场、超市、景区等申请成为0DR企业,加强对ODR企业的帮助指导,确保ODR企业积极发挥作用,限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调解消费纠纷关口前移、源头化解。近年来,发展“放心消费承诺单位”33户、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6户,为全县38户“诚信经营单位”授牌。积极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将拒不履行协议的商家纳入征信系统。2024年公布“红黑榜”7期,倒逼经营户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商户诚信”的共治新格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14日平凉市发布2024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 2023年03月16日消费维权 我们在行动——平凉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见闻
- 2023年03月15日【关注3·15】省消协公布2022年甘肃省消费维权典型事例
- 2021年07月19日兰州市发布二季度消费维权分析报告 为消费者挽回损失7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