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静宁:“小土豆”串起千万“致富链”

 2025/04/24/ 09:10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靳昕茹 胡文龙

  □记者 靳昕茹 胡文龙

  4月的静宁,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在红寺镇,马铃薯产业正蓬勃发展,从种薯组培到原原种种植,再到广袤田野里的规模化种植,这条完整的产业链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链条”。

  走进红寺镇脱毒马铃薯种薯组培繁育基地,无菌操作室内,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种薯组培的关键步骤——剪切马铃薯脱毒苗茎段。在无菌环境下,单节茎段被转接到新的培养基,随后进入培养室扩繁。基地负责人靳银强介绍:“咱们这里生产出的原原种,具有遗传稳定性高、无病毒感染、繁殖系数高、品质优良等优势。”

  经过15至20天,当脱毒苗长得足够强壮,便能够移栽至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在这里,幼苗在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为原原种,随后经历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升级为一级种子的蜕变。最终,一粒粒饱含希望的马铃薯种块被农民播撒进肥沃的土地,开启新的生长周期。

  “目前,全镇有专业化马铃薯种薯组培、繁育基地各1处,年产脱毒苗500余万株,培育原原种1000万粒,初步形成了组培、繁育、种植、收购、储存、销售为一体的马铃薯种薯全产业链条。”红寺镇副镇长张丽萍表示。

  小小马铃薯,承载着农民的致富梦。红寺镇始终以全县马铃薯产业全链发展示范镇为目标,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1.8万亩,其中大棚种植原原种35亩,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静宁县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4万亩以上,总产量52万吨以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