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地育良种
推动平凉红牛生态养殖集群发展
□平凉日报记者 田博
初夏时节,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堡村平凉红牛良种繁育示范科技推广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搅拌机轰鸣,起重机升降,电焊光闪耀,工人挥汗如雨,标准化牛棚、饲草青贮池、干草棚及繁育管理、冻配改良等相关功能室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目前,基地青贮池和干草棚、基础母牛棚主体已建成,其它牛棚和繁育管理等有关功能室正在加快推进,力争7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甘肃开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李林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概算总投资900.43万元,规划新建标准化牛棚6400平方米,饲草青贮池1200立方米,干草棚420平方米,建设品种推介、动物防疫、繁育管理、冻配改良等相关功能室320平方米,配套雨污分流系统、砂化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3月底动工,当前已完成近80%建设任务,建成后计划基础母牛和公牛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以上。
“基地建成投入运营,对加强平凉红牛种质资源保护,稳定核心育种群体,推动全县平凉红牛生态养殖集群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静宁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宏强介绍,将依托该基地,协助衔接相关公司开展合作,帮助引进纯种平凉红牛母牛,弥补在平凉红牛纯种繁育上的短板,持续扩张平凉红牛育种群基础母牛规模,培育形成全县乃至全市最大的平凉红牛优质母牛种群,逐步在全县推动建立集种群化养殖、良种化繁育、品牌化推销、科技化支撑为一体的平凉红牛生态养殖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静宁县紧盯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和建设“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目标定位,按照“企业带动、群众参与、草畜并进、延伸链条、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招引扶强龙头企业,广泛动员群众养牛,着力在稳定母牛种群、扩大养殖规模、强化龙头联结、拓宽市场销售、加速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先后招引建成供港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锡航农业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供港生态牧场等大型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向香港供应以平凉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5453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2日“平凉红牛”品牌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第57名
- 2025年04月22日【强信心 看发展 招商引资拼落地】打造全链条、多业态、现代化农牧产业示范园——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项目建设见闻
- 2025年03月04日“平凉红牛骨肽抗细胞衰老”重大研究成果在广州发布
- 2025年02月27日提质增效聚集群——庄浪县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