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庄浪:黑木耳促农增收

 2025/07/02/ 16:36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李颖琳

庄浪:黑木耳促农增收

  □平凉日报记者 李颖琳

  近日,庄浪县南坪镇食用菌产业园迎来春木耳丰收季。走进鑫福君农业科技公司的种植大棚,数万根菌棒整齐悬挂,一朵朵乌黑发亮的木耳如花朵般绽放,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搬运、晾晒,空气中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春木耳是春季挂棒培育的特色品种。据技术人员介绍,得益于春季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的自然优势,春木耳生长周期仅需45至50天,较秋木耳肉质更肥厚、口感更爽脆,市场收购价每斤高出10%左右。“一个大棚能挂1.7万根菌棒,每棒可采6至7茬,单棚年产干木耳超2000斤。”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苏婷婷指着标准化大棚介绍道。

  在晾晒场,工人刘芳玲正麻利地翻动木耳:“在这上班两年了,旺季月薪能有5000元,现在采摘期按小时计酬,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目前产业园吸纳50余名村民务工,灵活的工作模式让留守妇女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产业园创新推出的“果树枝-菌棒-有机肥”生态循环模式成为亮点。果农修剪的废弃枝条加工成菌棒原料,废弃菌料再与畜禽粪污混合制成有机肥,不仅降低30%生产成本,年消化农业废弃物5000吨,还形成了“种养结合、资源再生”的绿色产业链。

  据南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县黑木耳产量突破1000吨,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8万元。下一步将建设精深加工车间,开发木耳酱、即食饮品等产品,力争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

  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园区,庄浪县让黑木耳这朵“致富花”焕发蓬勃生机。“生态链+产业链”的双链协同发展模式,正在为乡村振兴谱写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