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解锁集体经济“金钥匙”
□记者 朱超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在灵台县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上良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5万元,村均达到30.42万元,同比增长39.6%。
改革探“新” 组合发力开新局
走进荣旺村,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图景扑面而来。村头崭新的农资超市门庭若市,百亩油葵花海里人头攒动。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棚内辣椒挂满枝头,西红柿红得诱人。
今年,荣旺村结合“整村一块田”,按照公司化改革思路,巧打“组合拳”,成立“强村公司”,以农产品种植、农机服务、农资销售、劳务输转等多种模式扩大荣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300万元以上。
“农机降成本、农资便乡亲、劳务促增收、种植提效益。荣旺村通过‘整村一块田’改革,让集体经济的‘家底’和乡亲们的‘钱袋子’一起鼓起来了。”荣旺村党总支书记姚志成话语里透着自豪。
牛棚焕“新” 规模养殖助增收
在右集村和蒋家沟村分户式肉牛养殖小区,随着现代化养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崭新的养牛圈舍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圈舍内,健硕的肉牛正悠闲地嚼食草料。
为彻底解决庭院养殖的“脏乱差”问题,今年以来,上良镇与昊康农牧业联手破局,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功构建村集体搭台建“硬核”基础、农户“拎包入驻”、龙头企业化身“全能管家”的牛产业发展新格局。项目建成投用后,已集中吸纳养殖户13户,进牛350头,预计年出栏肉牛200头,年均可为两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牛产业发展新格局不仅为传统养殖业注入强劲活力,还蹚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以前在后院养,地方小,夏天味道大,防疫更是提心吊胆。”蒋家沟村养牛大户曹亚玲说,“现在搬进这个新小区,人畜分开,干净卫生,防疫设施都齐备,养牛安心又省心。”曹亚玲的话语道出了首批入驻养殖户的共同心声。
药材挖“金” 道地种植拓富路
在北张村烈日下的田野里,一片片翠绿的药田生机勃勃。牛蒡子宽大的叶子在热风中摇曳,设施大棚中精心呵护的天麻、土贝母等道地中药材长势正旺,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草木清香。
今年以来,北张村将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流转整合土地350亩,选择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的天麻、牛蒡子、土贝母等道地药材进行规模化种植。
“以前种粮食,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村里带着大家伙一起种药材,技术有专家指导,销路有村集体操心。我承包了180亩地种药材,预计收入能翻好几番,比出去打工强多了。种好这些‘金疙瘩’,就是我们老百姓致富的好路子!”看着棚内长势喜人的天麻,种植大户张文贵信心满满地说。
夏日的热浪,挡不住产业发展的脚步。社会化服务、肉牛规模养殖、特色药材种植……各种产业正开足马力,在灵台的大地上轰鸣向前,生动实践印证了:强支部才能强产业,有特色方能闯市场。灵台县将继续挥舞党建“指挥棒”,深挖资源“富矿”,带动更多村庄驶入集体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铺就一条通往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31日上半年金昌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8.8%
- 2025年07月11日武山:“四维”发力推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 2025年06月25日庆阳市西峰区“火辣产业”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 2025年05月28日武山县:产业联盟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