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泾川县:秦声秦韵润乡野

 2025/09/17/ 19:0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田丽媛 通讯员柳娜

秦声秦韵润乡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柳娜

  秋意渐浓,陇东大地飘散着丰收的气息。连日来,泾川县玉都镇中心广场锣鼓震天、人声鼎沸,平凉市青年秦剧团大型惠民演出在这里火热上演。

  绛红色大幕缓缓拉开,老生抖袖亮相,顿时赢得满堂喝彩。水袖翻飞、步声铿锵;唱念做打,尽是功夫。《铡美案》演至“开铡”一幕,演员声如洪钟、目光如电,台下戏迷连连叫好;《金沙滩》武戏段落,红缨枪舞得猎猎生风,年轻演员连续十几个空翻,起势高、落地准,每一步都踏得台板咚响、浮尘轻扬。

  “我追这个团20年了,他们的戏,文戏情真,武戏功实!”玉都镇戏迷胡小峰说,“特别是《龙凤呈祥》里关公的扮演者,哪怕只是个配角,一瞪眼、一捋髯,绿袍一甩,浑身是戏。”

  不远处的戏迷胡应生正听得入神。常年在西安打拼的他,这次特意回到家乡,就为听“从小刻在记忆里的秦腔”。他说:“尽管如今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但真正的好戏走到眼前,大家仍然愿意放下手机、走出家门,聚到台前。”

  前台演出精彩纷呈,后台同样一片繁忙。演员刚下台就忙着搬景、系帽、准备下一场;化妆台前,几个年轻演员正互相帮着勒头贴片。平凉市青年秦剧团团长王俊民告诉记者:“这次剧团将在玉都镇演出十天,虽然演出辛苦,但一看到观众的眼神,多少辛苦都值了。”

  夜色渐深,雨幕如织,观众们撑伞观演无人离场,掌声与喝彩声愈加热烈。“这场景,像过年一样。”王俊民说。也正是在这样的夜晚,他比任何时候都更确信:秦腔还活着、还热乎、还在生长,它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流淌在一代代人的乡愁里。

  平凉市青年秦剧团成立28年来,始终以惠民演出为宗旨,深耕秦腔艺术的推广与传承。他们不断打磨剧目、更新舞美,常年奔赴甘肃、陕西、宁夏等地,不论风雨寒暑,全力保障每一场演出高质量完成。

  今年以来,剧团已完成进乡村、庙会展演、文旅商演等各类演出312场,观众覆盖多省区、多年龄段。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正以坚韧而热烈的姿态,唱响在新时代的乡野之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