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县区聚焦

灵台:“跑山鸡”叩开致富路

 2025/11/04/ 09:26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朱强 赵琼

灵台:“跑山鸡”叩开致富路

  记者 朱强 赵琼

  “我们养的是肉鸡,但天天在山上跑、林间啄食,早成了大伙口中的‘跑山鸡’。”灵台县新开乡姚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何宝山蹲在林下养殖基地边,看着脚边啄食青草的鸡群笑着解释说,不同于圈养模式,这里的山鸡每天只喂一次玉米主粮,其余时间全在山林间自由活动,啄野草、捉虫子、扑腾着翅膀“遛弯”,长期的户外觅食和运动,让鸡肉肉质细嫩紧实,还带着股天然野香,成了周边市场的“抢手货”。

  连日阴雨给姚家湾村的山林裹上了一层薄雾,却没挡住上门买鸡的消费者。“双节期间最忙,村集体养的600多只鸡已经卖掉了一大半。”何宝山扒拉着手指算账:每斤15元,单只鸡重8到10斤,一只就能卖120到150元,“这一笔收入落进集体账户,村民年底分红也能多一点。”

  产业兴则乡村兴。今年以来,灵台县锚定乡村振兴目标,紧盯山区林地多、闲置场地广的资源禀赋特点,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突破口,从见效快的特色养殖入手,盘活废弃养殖场,协调惠农资金买鸡苗、请技术员教养殖技巧,一步步把“不起眼”的特色小养殖,做成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在高岭塬村,养殖大户郭忠平的基地里同样热闹。几百只羽色油亮的山鸡散养在林下草地上,有的悠闲低头啄食沾着露水的草叶,有的时不时甩着颈羽发出“咕咕”的轻叫,见有人走近,又“扑棱”着翅膀往林子深处跑,留下一地轻快的脚步声。

  “我是头一年跟着干,心里本来没有底。”郭忠平笑着说,从选品种到防病害,镇上技术员隔几天就来指导,“你看这鸡,个个都很壮实,大的能有十二三斤,刚一开卖就订购出去不少,算下来比种玉米挣得多,明年我还想再扩大养殖规模。”

  不止姚家湾、高岭塬村,灵台县新开乡今年挑选4个林地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同步推开林下山鸡养殖。在抓牢牛、果、菜、药四大主导产业的同时,通过“集体+大户+农户”的模式,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山鸡养殖逐渐成为群众看得见、信得过的特色产业。

  “我们既靠政策‘输血’,帮助产业搭好架子;更要培育‘造血’能力,让产业自己活起来。”灵台县新开乡人大主席任宝平说,乡上一边统筹惠农资金、协调技术资源,帮各村解决“启动难”问题,一边引导村里的能人、返乡青年参与进来,带动更多村民跟着干。“下一步,我们要把山鸡养殖的规模再扩大点,链条再拉长点,让‘跑山鸡’养殖带动更多乡亲把日子过红火,推着乡村振兴跑得更快、更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