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平凉  >  平凉市

平凉果产业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产业基础纪实

 2019/07/18/ 08:14 平凉日报 记者陈斌

转型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

——平凉果产业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产业基础纪实

  本报记者 陈斌

  “要想果园丰产,夏管很重要。少动点子多动手。”

  “要搞清楚大型结果枝组,留有一定空间结果子。”

  “拿不准的就是修剪,走了好多弯路。”

  ……

  日前,在全市夏季果园管理的关键期,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快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步伐,查找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市林草局从各县(区、市)抽组果业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深入7县(区、市),对全市果园管理情况进行巡回检查指导。通过听汇报、现场看、示范讲以及技术人员点评等方式,对各县(区、市)新植园、初挂果园、丰产园、矮化密植园、三类改造提升园进行分类观摩指导,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通过零距离、面对面,对标一流找差距,手把手、接地气,精准发力补短板,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发展信心,为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平凉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最佳优质苹果适生区之一。多年来,全市上下立足这一资源禀赋,坚持不懈扩规模、抓管理、增效益、创品牌,持之以恒推进适宜区全覆盖战略,全市果园面积达200多万亩。据市林草局局长何鹏峰介绍,2018年在遭受严重冻灾情况下,我市果品总产量仍然达128万吨,产值84.6亿元。

  果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首位产业

  梳理平凉果品产业发展脉络,很清晰地发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扬“接力赛”精神,在探索中起步,在调整中前行,在负重中爬坡,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市果品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80年代中期以国光为主栽品种的探索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以秦冠为主栽品种的示范推广阶段、90年代后期以乔化富士为主栽品种的区域推进阶段、本世纪以来以富士优系为主栽品种的壮大提升阶段。特别是近10年来,按照“扩规模、促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拓市场、创品牌”的思路和适宜区全覆盖要求,集中建成西部葫芦河流域、东部泾汭河流域两个百万亩优质果品生产片带,发展果园万亩乡(镇)85个、千亩村1063个,分别占乡(镇)总数和自然村总数的83%和70%,“平凉苹果”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7张国家级名片,“静宁苹果”品牌评估价值133.99亿元。

  栽上“摇钱树”,结出“致富果”。目前,在我市的一些苹果主产区,管理好的果园亩均净利润8000元以上。果品产业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寄托着千家万户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87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苹果主产区果农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左右,为贫困地区脱贫增收提供了强劲的产业支撑。

  何鹏峰告诉记者,作为全市果品产业开发的主管部门,既为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感到自豪,又为如何进一步推动果品产业做大做强深感压力,面对脱贫攻坚的迫切要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进一步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果品大市向果品强市迈进。 

  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市今年共完成苹果套袋111.6亿只,下半年在不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预计苹果产量超过210万吨,产值超过93亿元,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助农增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市林草局调研员刘北平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经济林新植补植16.95万亩,其中:苹果新植9.45万亩(矮化密植4.15万亩)。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技术支撑等助推措施进一步加强;新植果园品种优良、成活率高、生长旺盛;矮化密植园规模稳步增加,新模式、新品种、新机制、新技术广泛应用;果园标准化管理措施全面落实,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措施全面普及,培育了一批示范典型,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崆峒区在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上措施有力,管理质量高,整体进展快;华亭市在新型经营主体组建、引进、管理和扶持上办法多,效果好;泾川县在引导工业企业建办果园、运用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上培育了典型,探出了模式;灵台县在加快引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整体水平提升上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崇信县在矮化密植园区建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上步子快、效果好;庄浪县在丰产园提质增效、郁闭园间伐改造上积累了新经验,培育了新典型,静宁县在示范园区建设、三产融合发展上树立了新标杆,走出了新路子。

  “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刘北平告诉记者,在全市各县(区、市)普遍存在技术力量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升;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全面发挥;老果园更新改优力度不大;果园土肥管理技术应用不当;重冬剪轻夏管,简化修剪、早果丰产技术应用不到位;农民技术员及熟练工的培养有待加强等问题。

  据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等相关权威机构预测,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已进入新一轮战略结构调整期,呈现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栽培模式换档升级、产销供给趋于合理等一系列拐点特征。在苹果大市向苹果强市推进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这些拐点特征,先入为主,主动求变,才能在新一轮战略结构调整中突出重围,赢得先机。

  强势推进助农增收首位产业建设进程

  “以海升为代表的灵台苹果产业发展,以其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果园管理标准化程度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这次巡回检查指导中,大家纷纷点赞。

  今年,灵台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上继续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以创建国家级矮砧密植苹果标准化综合示范区为目标,创新机制,狠抓管理,提升效益,推动了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同样,在全市,果品产业开发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迈进的关键时期,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果业是根本路径。

  在何鹏峰看来,全市上下要牢牢坚持现代果业方向不动摇,按照“稳规模、提质量、强品牌、增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转型升级,弯道超车,力争到2025年,全市果品总产值170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6000元以上。

  大力度推广新模式,全力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和传统乔化果园相比,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具有省水、省肥、省土地、省劳力,高产出、高品质和早挂果、早见效的“四省两高两早”优势,可以当年见花、次年挂果、3-4年丰产,前期亩产是传统果园的3-4倍。

  全链条运用新技术,全力推动果园管理转型升级。把推广新技术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果业的重要措施,充分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切实发挥新优技术在提高果品质量效益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多层次构建新机制,全力推动经营方式转型升级。采取集中讲课、组织观摩、算账对比等方式,引导培育果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推动果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何鹏峰表示,必须在技术服务、投入保障、融资服务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创新完善。

  “思昔日之凄凄,平民难以聊生;看今朝之灿灿,丽天欢歌美景;望远道之煌煌,云程万里似锦。”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市林果干部的不懈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苦干实干,我市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会更加坚实,由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跨越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